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在把握乡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和特点背景下,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发展提出的要求和遵循。
乡村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压舱石”和“调节池”,乡村人口是推进乡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而现阶段,乡村人口结构已然呈现出人口规模下降、老龄化严重、青壮年流失等趋势和特点,成为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亟待关注和破解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乡村人口规模总量呈下降趋势,导致乡村建设韧性面临考验。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人口从9.6亿增长到14.1亿,其中乡村常住人口从7.9亿减少到4.9亿,占比从82.1%减少到34.8%。从1978年到1995年,乡村常住人口呈现缓慢上升趋势,1995年乡村常住人口达到峰值8.6亿,从1996年开始乡村常住人口持续下降,到2022年乡村常住人口下降到4.9亿。乡村人口的变动直接影响乡村建设的规模和体量,特别是“候鸟式”迁移现象较为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突出,乡村建设主体严重缺失,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不利于乡村社会稳定和发展,使乡村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
此外,不容忽视的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22年,乡村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从5900万增长到9700万,共计增长3800万,乡村老龄化程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加深。相关研究预测,乡村老年人口规模到2035年将增至1.2亿,占乡村常住人口比重33.1%,乡村老年人口数量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高峰期和上升期,乡村养老服务面临巨大挑战。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将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同步共阶推进。”从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乡村人口呈现出“规模降、流失化、老龄化、空心化”的“一降三化”趋势与特点,如何调和“城—乡”之间人口张力更好服务于乡村建设,成为新时期新阶段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重大课题。
为此建议:
一是强规划,优布局,分类有序指导推进乡村建设。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结合村庄人口结构、资源基础、产业现状和区位条件等要素,科学统筹划分村庄类型,确定分类发展方向,有效做到因类施策;同时尊重农民主体意见,做好村庄规划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防止乡村建设“千村一面”。
二是延链条,调结构,引导外出人口返乡创业就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路径,构建现代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推动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做大做强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质量和水平。在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同时,构建以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本地资源嫁接外地市场、新型经营主体提质等多层次多样化创业就业的政策环境、硬件建设与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吸引外出人口返乡创业就业,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建机制,重培养,提升一懂两爱人才队伍素质。因地制宜构建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与渠道,用好用活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充分发挥政府、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各自优势,围绕“生产经营、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科技”等方面积极开展人才技能培训,逐步增强乡村劳动力职业能力,有序提升一懂两爱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四是拓空间,强服务,培育激活乡村消费活力动力。拓展乡村消费空间,培育新消费增长点。积极有序出台政策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汽车产品下乡、推动具有地域民族特色乡土特征产品进城、盘活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等,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消费空间和增长点。
五是统资源,压责任,推进乡村多元结合养老服务。结合区域传统文化,统筹整合资源构建“县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兜底线保基本责任和职责,进一步优化养老资源布局,压实政府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责任。同时畅通规范多元服务,建立实施养老精准主动服务机制。
六是育意识,整合力,协同构建人居环境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契机,加大政府财政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引入社会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强宣传引导,构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机制。强化提升推进乡村垃圾、厕所、污水、保洁、绿化、公共场所等一体化运营管护。
(作者系民革北京市委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