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委员风采

马萧林:听到历史的回响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17日   第 06 版)

“五一”假期,马萧林(右一)接待入场观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马萧林: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河南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博物馆学会会长。

2017年6月,一位中年人走进河南博物院的大门。面对着主展馆周围搭建起来的施工脚手架,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是刚刚成为河南博物院院长的马萧林。

2015年,河南博物院启动主展馆建筑维修工程,最初预计工期18个月。然而在维修过程中,又发现了混凝土构件不能满足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要求等问题,需要实施抗震加固工程。

已经关闭了两年的主展馆,还需要多长时间?彼时,没有人能够告诉马萧林确切答案。

他甚至没时间适应新岗位、新环境。抗震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还没完成,还有一些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上任第二周,马萧林开始着手推进工程项目,从设计方案到经费一一落实。

随着主展馆关闭时间越来越长,网络上渐渐开始出现讨论和质疑,有人说:“再不开,全国人民都以为你倒闭了。”更棘手的是,因主展馆无法使用,博物院发展严重受限,许多重要展览、活动无法举办……

2020年9月24日,主展馆重新开放。

河南博物院也自此开启传统文化“破圈之旅”:“考古盲盒”“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短短几个月,河南博物院就成为大众心目中的“网红”博物馆,焕发出新活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上,马萧林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这样说。“回响”,不止是尘封的文物穿越千年与现代的碰撞声,还是对马萧林30余年文博生涯最好的回应。

■出圈

手握袖珍版洛阳铲,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块,再用小毛刷扫去表面浮沉,“失传的宝物”就这样面世……

“委员通道”上马萧林提到的“考古盲盒”,在2020年底爆火网络,一时间供不应求,频频断货。

然而,马萧林并未沉浸在喜悦中,而是驱车2小时来到考古盲盒的生产基地——河南宜阳县下龙村。他担心,在陡增的市场需求面前,贸然提升产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砸了河南博物院的招牌。

视察完生产流水线,马萧林叫来负责人,严肃地提了几点要求:“第一要确保质量,不能因为火了就粗制滥造,每一处细节都要注意。第二要扩大生产规模……”

“考古盲盒”的火爆是机遇使然,更是马萧林带领河南博物院不断尝试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的必然。

2017年12月,《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博物馆热,河南博物院推荐的妇好鸮尊、贾湖骨笛、云纹铜禁三件国宝也备受观众喜爱。马萧林前后三次参与节目录制,在镜头前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

那段时间,因为暴露在镜头下而受到的关注,让马萧林有些苦恼:工作时会被前来参观的观众认出来、有人拿着博物院的明信片向他要签名……但看着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的观众和其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也甚是欣慰。

“能够让更多人走进来,才是成功的博物馆。”马萧林觉得,人们在走进来的过程中,一定会对传统文化有所认识,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河南博物院有近百年的历史,藏品17万余件(套),这是河南博物院的优势,也是对马萧林莫大的考验。

“藏品再丰富、再有价值,我们也不能只把它们摆在那里,对观众说‘爱看不看’。如果没有把河南博物院藏品的优势发挥出来,就是对不起观众、对不起社会,更对不起自己作为博物馆人的责任。”马萧林说。

于是,“考古盲盒”之后,马萧林带领河南博物院不断创新探索跨界方式,联合河南卫视策划推出“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等电视节目,让尘封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

而马萧林自己,则更像是一个符号,与河南博物院联结在一起。

用他的话说,博物馆的馆长其实就是博物馆的代言人,与博物馆的形象相辅相成。他希望人们在看到他时,能够想起河南博物院的贾湖骨笛、妇好鸮尊,最好还能再打开手机,预约河南博物院的参观。

也正因如此,每年全国两会上,他都不吝于接受媒体的采访提问,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吁,让更多人能够关注文物、走进博物馆。

“无论是对河南博物院的关注还是对我的关注,其实背后都是越来越升温的‘博物馆热’。”马萧林说。

■热爱

在马萧林的记忆中,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的调研是2018年5月,主题是“大遗址保护和利用”。

那时,他刚刚成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为期4天的行程里,调研组先后赴河南安阳、开封、洛阳、郑州等地,调研大遗址保护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这种调研形式让马萧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大遗址是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和遗址群。对于一直从事考古工作的马萧林来说再熟悉不过。

大学时,出于对历史的兴趣,马萧林选择了文博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也是在此期间,他遇到了恩师刘莉,并于2000年远赴澳大利亚攻读动物考古学博士学位。

在异国他乡潜心科研的近4年时间,马萧林几乎忘却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知识海洋中。

学习,学习,还是学习。他像一块海绵,每每看到新的考古方法,都会拿出卡片记下来,写明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最关键的是这个方法对于中国考古的问题会有哪些启发。

博士期间,马萧林记录的卡片有200多张。

回国之后,习惯也延续下来。有了什么新发现,他都会第一时间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哪怕只是短短的一句话。

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科研,这种获得新东西时的兴奋劲,才是马萧林选择考古专业的初衷。即使是田野考古这种旁人眼中面朝黄土背朝天、冬天冷夏天热的苦差事,也同样如此。

“这座墓出土了一件玉器!”一个好消息,足以让马萧林忘却全部辛苦,“夏天没空调,太热的时候就钻进窑洞里,或者把工作时间调整到早上和傍晚。冬天就穿得厚一点,晚上盖厚被子,都是能克服的。”

热爱,支撑着马萧林度过一个又一个日夜。对于马萧林来说,考古有脚踏实地的挖掘,也有仰望历史灿烂星河的浪漫。

博士毕业后,马萧林回到原单位工作。他热爱的不仅是考古事业,还有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他希望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理念和技术运用于河南的考古事业发展中。

2005年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了以马萧林为学科带头人的多学科考古实验室,重点发展中国新兴的动物考古学和科技保护,短短几年就走在了全国前列,还建立了中国考古领域最大的动物考古标本室。

20余年来,马萧林一直在河南文物系统内,从研究员走上管理岗位。多年田野考古、出国留学和在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又有在河南偃师挂职副市长的管理经验,让他对于如何发挥河南文物大省的优势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唯一的遗憾,是他离开了热爱的田野考古,没有到田野亲自发掘的机会了。“人生是不可能两全的。”马萧林说。

■坚持

“如果是这个答复,我不满意。明年我会继续就这个问题提交提案。”

去年8月,马萧林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部委的工作人员,要对他的提案进行答复。马萧林听完后,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态度。

不久,该处室的部门负责人又给马萧林打来电话,再一次向他询问提案的相关情况。

究竟是什么问题,需要马萧林如此“大动干戈”,坚持要收到明确的答复?

2021年11月《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申请临时用地应当提供的必要材料。随后,一些省份将主动性考古发掘和抢救性考古发掘纳入临时用地管理,这意味着考古发掘需要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交纳土地补偿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复垦费、土地勘界测量费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费等。

“办理手续占用大量时间,影响考古发掘进度,而且原本就不足的考古发掘经费难以负担各类费用。”马萧林花了一个多小时,详细地向那位负责人解释清楚提案的来龙去脉,“是不是可以不再对考古发掘项目强制办理临时用地手续,而是改为向地方有关部门做好备案,即可正常开展工作呢?”

不久后,那位负责人给马萧林打来电话,说已经在与国家文物局对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与提案办理部门的较真,绝不是马萧林有意为难,而是他为推动文博事业发展的坚持。

建言献策,不能是一句空话。马萧林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既专注文博领域,又有多个岗位任职的丰富经历,30多年的积累沉淀让他对行业足够了解,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而谈。

一件提案在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得到落实,是马萧林作为政协委员最兴奋的时刻。

2019年,马萧林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文物考古类外文版期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提案,建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物考古类外文期刊品牌,及时发布最新考古发现,助力中国文物“走向世界”。

这件提案源自马萧林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与美国的考古学家聊天,问对方对于中国考古有什么看法。

“你们的考古成果都是中文的,没有英文的,我看不懂,所以不了解。”

一场简单的对话,却被马萧林记在了心里,他不仅为之写了提案,还在去年全国政协召开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专题协商会上再度提起。令他欣慰的是,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并在会后很快得到落实。

马萧林的大多数提案都是他关注、调研多年的问题。比如2021年全国两会,马萧林提交的《关于加强对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提案》,背后是他几年里先后走访河南新县、兰考县、宝丰县、台前县等地调研革命文物现状的坚持。

这件提案被评为全国政协2021年度好提案。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也在呼吁声中得到有效推进。

热爱与责任,是马萧林为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的动力。

在他的坚持下,河南博物院成为如今的模样。

今后,马萧林和其他博物馆人所做的,是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物穿越千年时空的温度,共同聆听历史的回响。

2024-05-17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1910.html 1 马萧林:听到历史的回响 61,91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