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摄影

馆中窥古今 盛世读中国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18日   第 05 版)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首都文化新地标之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致力于活态展现运河文化。本报记者 田福良 摄

在北京故宫端门数字馆举办的主题数字体验展上,观众被文物精品制作的数字模型吸引。本报记者 齐波 摄

观众在燕京八绝博物馆参观。本报记者 贾宁 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展示金代历史,弘扬金源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本报记者 付欣博 摄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华侨博物院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收集、研究、展示华侨华人历史和业绩的博物馆。本报记者 照宁 摄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保藏、展示国家版本资源的场馆。 本报记者 李木元 摄

◀青岛海军博物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 本报记者 陈小艳 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是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贾胜宝 摄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河南博物院夜间开放,拓展服务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报记者 王有强 摄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庆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巅峰之作。大足石刻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寺专业博物馆,其石窟寺遗存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余处,造像五万余尊,铭文十万余字。该馆集陈列展示、保护、收藏及服务于一体,充分采用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展示石刻历史文化价值,增强游客沉浸式参观体验感。 凌云 瞿波 摄影报道

今天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成为新时代博物馆传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神圣职责。博物馆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通过持续开展具有资源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积极培育人民生活新风尚;不断深化馆校合作机制,共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库,推介研学精品线路和资源包,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积极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更加关注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贡献了力量。研究是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中国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文物蕴涵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供了宝贵资源;针对文物价值认知、展示传播的迫切需求,持续深化基础性研究,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向社会机构和公众开放资源,推动包容性、创新性研究,强化交流合作,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在北京,不少博物馆与古代建筑、遗址遗迹、名人故事紧密结合,依托遗址或古建筑而建立,人们在这里可“一眼阅百年”,感知历史;在郑州,举办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开启了博物馆的夜场模式。对于观众而言,在夜间游览博物馆有着不同的心境和情境,看到的是有别于白天建筑和一般展品的新奇体验。各式各样的“奇妙夜”以及衍生活动,让人们在走进博物场馆“探秘”的同时,也让博物馆以亲民的方式走进寻常人家的文化生活。

博物馆还是一个让观众有机会进行彼此沟通、交流和共同探讨的地方。随着科技的进步,五湖四海的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在云端博物馆相聚。如今我国博物馆网上展览的数量已突破2000项,国家层面的云展览平台建设正在推进,云展览和数字展览正成为博物馆力量新的发力点。众多博物馆还在短视频软件或网站上开设官方账号,“跨界”和“出圈”正成为博物馆服务和传播的重要手段。由此,云端博物馆为不同文化的互鉴、不同思想的交流、不同观点的碰撞提供了平台。人们也借此启迪心灵、开阔视野、达成共识。

2024-05-18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1966.html 1 馆中窥古今 盛世读中国 61,9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