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三峡水库建立以来,航道条件显著改善,航运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长江上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然而,三峡船闸早在2011年便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2016年过闸船舶平均待闸时间44小时;2018年平均待闸时间150小时左右;2021年,三峡船闸货物通过量达到1.46亿吨,平均待闸时间约190小时,高峰时段待闸船舶已超过1000艘次;2022年,三峡船闸通过量逼近1.6亿吨,同比增长6.12%、超过设计通过能力60%,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多方论证,三峡过闸货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预测到2035年三峡船闸通过货物需求将达到2.2亿吨以上。
三峡船闸拥堵日益严重,导致了系列问题:一是安全、稳定、环保的压力大。船闸正常运行情况下,过闸船舶平均待闸8天;检修期间,采取上下游联动签证控制,大量船舶向上下游港口积压,近1000艘船舶和近10000名船员长时间滞留在三峡坝区以及奉节、万州、宜昌、枝城等港口,造成港口锚地停泊紧张,存在巨大的安全、稳定等社会风险和环境污染压力。二是水运行业运营成本大幅上升。三峡过闸船舶2021年就已达4.5万艘次以上,按每艘船待闸1天增加成本0.8万元测算,每年造成水运行业增加运营成本约20-30亿元。三是运输组织效率下降。由于长时间待闸,造成船舶营运效率下降。据统计,船舶运营周期已由往年12个航次左右下降到6.5个航次左右。四是成渝地区航运发展明显放缓。2016-2021年,成渝地区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约2%,而长江中下游内河水运较为发达地区中,湖北省武汉港年均增速约6%,江西省九江港年均增速达到8.5%,江苏省江阴港年均增速超过20%,长江中下游水运增速已大大超过长江上游成渝地区。五是严重影响长江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过闸货物不能及时运达,直接影响到成品油、工业企业原材料、产成品等重要物资的正常供应,造成工矿企业增加库存、生产延误。
综上所述,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长江上游地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不能科学解决,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格局、沿江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建议:
尽早决策立项三峡水运新通道。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委深入开展了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前期研究。2016年,“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写进了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开展了运输需求预测、翻坝体系建设、铁路源头分流等专题研究,明确“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为更优方案”。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务院上报了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建议书。水运、铁路、公路碳排放比例为1:3:10,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最有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国家尽早决策、批准立项,并在“十四五”时期启动将历时近10年的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
建设绿色水上服务区,支持提升船舶待闸污染防治能力。建议协调三峡集团出资支持三峡坝区以及奉节、万州、宜昌、枝城等港口,建设具备生活服务、岸电、加油、污染物接收等服务功能的绿色水上服务区,免费接收船舶污染物,减轻船舶待闸区域的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