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十九年丰收、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之后,我国几大粮食作物的产量、产能已经处于高位。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一轮产能提升”,有什么新背景?为何产能提升主攻方向为玉米和大豆?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是我国政府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而推出的一项重要策略。按照“巩固提升口粮、主攻玉米大豆、兼顾薯类杂粮”的思路,水稻、小麦重在提升品质、优化结构,玉米重在集成配套、主攻单产,大豆重在多措并举、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杂豆、马铃薯等品种,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强作物的生产力和适应性。这一方案的提出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粮食供应挑战的前瞻性考量,以及通过科学规划和资源优化,强化粮食产能的决心,是落实大食物观确保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在种康看来,杂粮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潜力被严重低估。他分析称,在营养健康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杂粮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益处而备受关注,例如谷子、燕麦、高粱、荞麦、藜麦等富含膳食纤维、有益次级代谢产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是深入贯彻“大食物观”、改善居民饮食结构、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重要支撑。其次,杂粮抗旱耐瘠,是提升边际土地产能的理想作物。“此外,我国现有的边际土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耕地资源。与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相比,大多数杂粮作物有节水、抗旱、适应性强等特性,如高粱耐盐碱、谷子和糜子耐干旱,是赋能边际土地的理想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种康道出了杂粮的另一重要作用。
种康在调研中发现,杂粮产业没有蓬勃发展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困难:一方面,市场认知度和关注度不足。虽然杂粮具有营养价值,但在消费者中的普及度和认知度相对较低,尚未形成与主流粮食如小麦和稻米相匹敌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研发和推广不足。与主要粮食作物相比,杂粮的科研投入和从业人员相对稀少,更缺乏像主粮一样国家层面的实验室和实验基地,整个杂粮基础科研缺少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统筹和规划。
那么,如何加快推进杂粮产业深加工,变杂粮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真正把小杂粮培育成大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种康表示,要加快推进杂粮产业的深加工,变杂粮资源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需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力度。如提高杂粮食品的加工度、改善口感和营养吸收率。开发适用于杂粮的磨粉、膨化、发酵等关键技术,提升最终产品的多样性和质量。亦可创制适应各种新型杂粮产品的新种质,如,杂粮能量棒、杂粮即食餐、杂粮健康饮料等,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尤其是针对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成立国家实验室杂粮基地等措施,通过启动资金、科研项目等方式资助和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杂粮产品的深度研发和市场推广,打造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我国杂粮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把小杂粮培育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产业。”种康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