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明:全国政协委员,北方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兼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北京市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
此刻,站在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实验室里的李全明有着典型的北方人特征,身材高大,肩膀宽阔,笑容爽朗。与记者交谈时,他的语言温和而有力,极少使用晦涩的名词,总是用简单的文字解释着复杂的科研问题,一如他所追求的简单的生活。
聚焦矿山安全,坚持推动矿山科技进步和安全发展,承担国家尾矿库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开展雄安新区新兴风险防控及技术支撑,参加重特大事故调查和督查督导40余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主持国家级项目13项、科技推广项目160余项,发表论文110篇,近两年决策建议得到政府采纳或应用10余次……
李全明用一组数字概括了自己忙碌的工作。
■ “科学研究要向‘新’求索”
已近晚上11点,北方工业大学实验室大楼里,依然有办公室亮着灯,其中就有李全明的实验室。
“白天事情比较多,晚上做实验安静,没有电话,没有人来敲门,不容易被打扰。”李全明说,寒暑假的时候,学校的行政事务少了,更是“做研究的好时候”。
“其实我做的研究一点都不‘浪漫’,普通大众可能都没听过。之前主要研究非煤矿山和岩土工程灾变机理与安全防控理论和技术,现在和团队主要在研究城市安全特别是地下空间安全方面的问题。”李全明笑着说。
浪漫地幻想未来,是属于科幻迷们的事情。而李全明在做的,是脚踏实地地探索未来之路——通过科技创新,强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建设。
“安全生产科技怎么说呢?就是让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创新融入生产安全,像在汽车上,使用激光雷达、主动刹车等技术,可以帮助司机减少撞车意外。那么在工厂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等新型能力,可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排查事故隐患和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等,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李全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记者介绍着他的研究领域,“当高科技来敲门,安全生产又多了一面‘防护墙’。这就是‘人算不如云算’。”
成为一名安全生产科技工作者,于李全明而言并非偶然。“我父亲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小耳濡目染,我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李全明说,他经历了两个成长阶段。最初是学生阶段——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接受老师传授的经验。在他眼中,这个阶段并不艰难。
“在清华大学读本硕博的9年,接触矿山虽然少,但是我接触到的都是岩土工程的前沿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像岩石变形规律的研究方法手段等等。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教会了我严谨治学的精神。”
从一个年轻学生成为领域专家,进过无数次工厂,观摩过的生产线更是数不胜数,李全明形容自己“半辈子都在和安全生产打交道”。
然而当进入“后安全时代”,李全明开始陷入另一种思考:矿山生产矿洞停产后,如何焕发新生机?转型旅游景区等城市更新岩土工程的特殊性、可行性、安全性有多少?
2020年,随着北京最后一个煤矿——大台煤矿退出历史舞台,北京千年采煤史画上句号,矿区的转型发展也提上日程。
“推动城区老工业区和山区矿区改造提升,要以城市更新为锚点,推动矸石山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矿区综合承载能力,谋划矿区转型升级、矿洞、闲置资产等盘活利用。”李全明如是说。
依托“京西文旅‘一线四矿’井下巷道文旅开发项目”等课题,李全明带领团队开展了矿区旅游开发安全风险防控研究。
当一个领域越是前沿,那么可借鉴的经验越少。为了获取数据信息,李全明和团队成员一起测数据,搭模型,入山区,进矿洞,出差和加班对他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经过10余年在尾矿库和地下矿山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积累,我们建立了地下矿山旅游开发转型中静态、动态与潜在风险的智能感知方法,构建了矿洞开发运营的安全性量化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岩土工程更新利用的安全制度体系,提升了‘一线四矿’文旅项目建设运营的规范性、安全性。”
李全明常庆幸于自己的探索与坚持。“如果没有及早意识到城市安全治理、城市安全新兴风险的前景和重要性,没有早去做研究,那就是我们的失职。”
他说,“科学研究就是要有前瞻性,要看到未来的需求,向‘新’求索。”
■ “让学生把目光投向未来”
作为北方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全明是个科研、教学和管理三肩挑的“能人”。从实验室走向行政办公楼的短短50米,树影婆娑,光影交错,仿佛是一出戏剧中的转场,而李全明也在其中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规划学院科研发展,争取科研项目,带十几名硕士、博士生,承担本科生教学……李全明的这个院长,当得很扎实。担任院长两年多,大半时间待在校园,却连校园里的景色都没看全。他说:“学院和实验室的事太多,没有时间逛。”
比起做院长的“管理经”,李全明显然在聊起实验室里的新进展时有着更大的热情。“在实验室里,就是做科研,很单纯,也是我最熟悉的部分。但是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还需要懂市场、懂产业,能融入高精尖产业,为科研团队争取利益。”
“团队建了,论文发了,专利有了,却存在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李全明说,这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普遍面临的困境,主要问题是没有直面产业链需求提炼科学问题。“另外,像职称评审、科研绩效评价以及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还存在与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落实不相匹配的情况。”
问题来了,如何作答?“高校教师应该向应用型转变,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中的关键问题和需求作为科研选题重要来源,在实际需求中探索科学问题,在产业现场中解难题,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团队,开展应用型科研活动。”
“我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也提到过这一点,新质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生产力发展所依赖的要素累积模式。一定要引导高校科技工作者直面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在李全明看来,问题导向是科研创新的关键所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需要明确科技创新瞄准的问题从何而来。
在采访中,李全明对记者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主要职责。”李全明说,“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投入到新质生产力的一线工作当中。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源源不断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服务国家和社会。”
怀着这份初心,李全明且行且思。
李全明喜欢跟学生们在一起,也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他的课上,不仅分享国际前沿资讯,也时常融入成果转化实例,丰硕的成果成为了他的教学素材。
“李老师长期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李老师很尊重我们的意见”……李全明指导的学生们,在创新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他们围绕未来城市及安全技术、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的安全管控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
他们努力按照李全明要求的那样,始终把目光投向未来。
■ “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
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待人亲切热情,指出问题时却又冷静犀利,这是李全明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谈到履职工作,李全明坦言自己在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之前就有了“履职成果”。
早在2022年,李全明作为专家就已经提交过《全国应急救援力量现状及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议》。“不仅获得全国政协社法委负责同志的肯定,还用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专题调研中。”他回忆说。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转变的是履职身份,不变的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老百姓建言献策的初心。当建议被采纳,老百姓的生活因此有了变化,真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那种满足感是油然而生的。”细数履职点滴,李全明说出了肺腑之言。
如同研究学问一般,李全明把认真负责的态度延伸到了履职中。“我对行业的思考沉淀多年,如今借助全国政协平台,将思考转化为提案,能起到一些作用,帮助解决一些问题,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到过很多矿山,很多事故都是由于矿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等导致的。安全生产,关键是提高人的防范意识。”他说。
“然而实际生产中,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存在基础性短板,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运行实效差,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欠缺。”在调研中,李全明发现,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只“挂在墙上”“停留在档案柜中”“停留在面对检查时”,实际安全管理运行靠“经验”。
“一定要把这些安全生产问题摆在明处。”今年全国两会,李全明提交了《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抓手推动高水平安全格局》的提案。
两年来,李全明的履职关键词始终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抓手推动高水平安全格局;防范化解矿山安全深层次系统性风险;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体系建立,开展重大问题科研攻关……一直是他关心的问题。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李全明仍历历在目。
“‘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让我备受鼓舞。在我看来,高等院校作为科技人才教育的交汇融合点,需要在科研范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转变。作为科技工作者,要立足本职、面向社会,扎实开展科研课题、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李全明的言语间,给人更多的印象,仍是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