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第六个便是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展现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局性、重要性,更加明确了新时代边疆地区的民族工作的方向。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贯穿民族地区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维护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引导各民族在理想上、信念上、情感上、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形成协作奋进、积极昂扬的精神。
其次,只有各民族团结协作,才能更好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不会有融洽的民族关系,更不会有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因此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生命、力量和希望的内在要求。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广泛交流交往交融,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人民若没有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就不会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不可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风险挑战。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加强民族团结是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着力点。在我国,边疆地区与民族地区具有高度重合性。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民族因素,而且“民族牌”已经成为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惯用伎俩,他们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破坏民族团结,企图分裂中国。在这一意义上,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反对一切危害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妥善处理好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就是在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
再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边疆稳定,要做好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紧贴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不好人的工作,就不会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人的工作,要求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二是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各族群众提供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社会条件,有助于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更加团结、更加凝聚,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三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持续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在我国边疆地区,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宗教煽动骚乱闹事,已经成为破坏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风险因素。因此,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以及边疆稳定。
四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边境旅游等产业,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边疆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可以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基础工程,倘若没有边疆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就难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维护边疆稳定。
(作者王珍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主任、教授;作者王清华系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