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问题,新解法
“故宫探秘”“光影小屋”“文创小馆”“茶艺馆”……5月28日,北京市东华门幼儿园内,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儿童乐园”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小朋友,为什么选择画一只蝴蝶,又为什么涂上紫色呢?”绘画课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沈蓓莉俯下身去询问一位正在认真作画的小女孩,“蝴蝶飞起来很自由,我特别喜欢它。”小女孩说话间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我从没见过粉紫色的蝴蝶,觉得很漂亮,所以把它画下来。”
这是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成长”在京走访调研中的一幕。
“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有着40年幼教从教经历,对于孩子们的“心事”,她时刻放在心上,“一个和谐、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正面积极的情绪,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确实要从娃娃抓起,现在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蒋毅介绍说,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约14.8%的被调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
如何保护好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建议,要加强心理健康的提前摸排、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提前干预。此外,要增加心理健康的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的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洪伟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教师是最有可能第一个识别出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主体,因此他们需要掌握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具备很强的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洪伟说。
“让非心理专业出身的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不是件容易事。”蒋毅回应道。听到委员们的观点,一名一线教师频频点头,“确实会有教学本领恐慌。参加过很多技能培训,但真正在实践中操作还是感觉有难度。”
如何解决心理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时间精力不够等问题?在史家胡同小学,AI童心坊正在探索解决“心”问题的更多可能性。
童心坊内,20余平方米的场地被打造成了4个私密空间。走进“心理小屋”,学生们向“AI心理伙伴”倾诉心事,通过人机对话就可以精准捕捉和理解青少年的情绪波动,舒缓调剂青少年心理情绪……“如果监测到需要心理干预的孩子,系统会及时为心理教师提供评估信息。”一位教师介绍说。
“大一些的孩子,隐私意识一般都比较强烈,不愿意向老师透露自己的烦恼,这种安全、舒适的空间就非常有必要。”蒋毅告诉记者,“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们也一直在脑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不断进行着研究探索,未来希望为‘心’问题提供更多新解法。”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驱动力
调研当天,北京市第二中学舞蹈教室内,花季少年们正在为六一儿童节的演出加紧排练着。在激昂的音乐节奏声中,孩子们用灵动的身姿、细腻的情感,演绎着对未来生活的热切向往。
作为北京二中艺体中心的舞蹈老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导演孟艳一直从事美育工作,她常会因舞蹈带给孩子们的巨大正能量深感自豪。
“这些都是初一到高二的普通班的孩子,一边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要一边参加艺术课的训练,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体力、心力。孩子们不仅文化课成绩没有受到影响,很多学生还在班里名列前茅。”孟艳笑着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驱动力,能够培养他们坚韧的品格。”
对于孟艳在一线教学工作中的感受,多位委员也深有体会。委员们一致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仅仅从心理上去解决,多维度身心共育才是解决之道。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的理念。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也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理念”。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谢敏豪认为,“德、智、体、美、劳这‘五育’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各有侧重,但价值塑造的旨归异曲同工,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以运动为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此外,营养摄入和睡眠质量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石,而运动也能成为很好的助推剂。同时学生们在体育中还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升规则意识与抗压能力,学会如何面对胜负和坎坷。”谢敏豪说。
“‘五育’融合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做喜欢的事情时,更能让孩子真正从内心去激发抗挫能力,知道跌倒了该如何爬起来。”蒋毅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他了解到,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很多学校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刘林认为,虽然成绩显而易见,但心理健康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融合得不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资金投入有限,部分教师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等,这些问题仍需要各相关部门继续研究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多方合力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免疫墙”
在史家胡同小学,有两个特别的组织——“妈妈读书会”和“爸爸运动队”。成立10年来,与孩子共同阅读、一起锻炼,已经成为家长们的习惯和日常。
“父母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教育如果缺位,学校将‘孤掌难鸣’。”洪伟介绍道,“我们创建这两个组织的初衷,就是希望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父母能够与学校一起共担培育职责,呵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蒋毅在多年研究中发现,现阶段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多为学业问题、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和家庭成长环境。“在家庭矛盾中,矛盾来源多为父母的高压教育方式,或是二胎、三胎家庭中孩子产生的心理落差感等。”蒋毅说。
此次调研活动中,不少心理教师向委员们表达了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我们在对一些学生进行持续观察,认为他们的某些行为或认知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时,会和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建议他们到医院就诊。但很多家长对此非常排斥,讳疾忌医,不愿意承认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一位教师如是说。
“如今全社会普遍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但有些家长甚至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仍不科学,要么将其夸大为‘精神疾患’,要么‘弱化’为‘一时想不通’。”蒋毅表示,“消除对心理疾病的羞耻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协同,凝聚多部门、多系统合力共同治理,推动家校医社携手守护心理健康。一些专项计划也在优化社会心理服务上布局,推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过一些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特别重视,但医院门诊一号难求,排队都要等到一个月后,不利于孩子及时治疗。”一位一线教师告诉记者。
对此,洪伟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医院、保健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优势,建立全方位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合力破解心理健康教育难题;要积极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有针对性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危机干预等一系列支持服务。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郑富芝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特点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为学生筑牢心理健康‘免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