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新军:

擦亮乡风文明“底色” 塑造乡村振兴之“魂”

本报记者 李元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4日   第 09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紧迫任务,多次强调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在湖南、重庆、山东,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一个词:“移风易俗”。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民革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新军表示,乡村作为中华民族乡土的根,大力培育乡风文明,对于继承和发扬与人为善、团结合作、邻里互助、勤劳致富等优良传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新时代以来,我国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在基层落地生根,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擦亮乡风文明‘底色’,塑造乡村振兴之‘魂’,积极引导群众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以乡风文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整体推进,广大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王新军如是说。

但是,由于地区发展差异,我国乡风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王新军举例道,如部分地方村民尤其是部分青年村民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和自力更生意识弱化,缺乏正确的就业理念和精神追求,“高不成、低不就”,“等靠要”思想严重;受拜金主义的不良诱惑,部分村民家庭责任感不强、婚姻观错位,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文明行为蔓延,不赡养老人和不抚养孩子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部分农村集体观念淡薄、邻里关系淡化,一些村民只讲权利不讲责任,衍生出一些‘无公德个人’和‘无义务个人’,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正常的乡村结构,成为横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绊脚石’。”在王新军看来,上述这些问题亟须用文明乡风涵养正气,留住乡情乡韵,让乡村振兴在广袤的农村落地生根。

如何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王新军表示,乡村振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培育新时代乡风文明是一个综合、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突出重基层的理念,在加强道德引领的同时强化法治支撑,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切实把乡风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为此,王新军建议:一要加强正面引导创造有利环境。注重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生动事例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通过“立”“讲”“传”方式,扎实做好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和乡村文化的宣讲普及和推广,引导广大群众共育文明乡风,让移风易俗“活”起来,乡风文明“兴”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地构建起基层善治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文明环境。

二要强化组织管理抓好有效引领。在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的基础上,做好县乡政府和乡村自治工作衔接,理顺县乡村管理关系,厘清具体责任,规范工作流程,让基层真正担负起组织和服务群众的职责,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把乡风文明纳入农村公共服务、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涉农补贴等农村生产生活各环节,发挥基层组织引领力,使之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文明行为的“导航灯”、社会治理的“黏合剂”。

三要突出法治导向提供有力支撑。加大法治与自治融合力度,强化村规民约的“硬约束”。在加强正面引导鼓励的同时,克服“民不告官不究”的惯性,发挥能动司法作用,及时对破坏乡风文明领域典型案件依法予以查处,让背离乡风文明要求者受教育、担责任,以明确的司法导向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有力有效实施。

2024-06-04 本报记者 李元丽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新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906.html 1 擦亮乡风文明“底色” 塑造乡村振兴之“魂” 62,90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