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走红。《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使人状态更好。
逛公园何以流行?一方面,公园有着天然的可及性,无需高成本的入场券,也无需复杂的攻略搜集或繁琐的出行准备,抬脚即可迈入自然的包围圈中,放松效果立竿见影。对于久居写字楼的人来说,公园也无疑能充当情绪的“解压阀”:工作日午休抽出20分钟时间,到周边公园逛一逛,告别逼仄的电子屏幕与狭隘的格子间,躺在充满氧感的青青草丛,与扑面而来的绿意交手,熨帖紧绷的情绪,短暂地驱散“班味”;周末与三两亲朋好友相约野餐、骑行、划船,与陌生人短暂地共享同一场域,公园的社交属性也在此凸显。作为更容易抵达的自然过渡带与情绪缓冲区,公园已然成为城市居民新的心之向往地。
公园20分钟能否成行?关键在于是否有“触脚可及”的公园。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在街角、废弃工厂等城市“边角料”地区,通过腾退还绿、见缝插绿,兴建起一大批社区公园、小微绿地、湿地公园等新“绿肺”,大公园周围星罗棋布点缀着小公园乃至袖珍公园,为紧张的城区增添了生态空间和游憩活动空间。以北京为例,据报道,北京市自2018年启动留白增绿工作,6年来共完成留白增绿5330公顷,累计建成142处大尺度绿色空间、51处城市公园绿地以及40处口袋公园。今年,还计划增加50处口袋公园或小微绿地,更好满足市民见绿、近绿、亲绿、享绿的需要。
此外,城市公园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多公园延长了开放时间——上海世纪公园从今年4月起实施24小时开放,方便附近的居民、晚下班的白领到园中休闲;也有公园尝试打破围墙,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西宁市已全面完成人民公园、柴达木公园等11座公园以及9处沿街绿地拆墙透绿工作,市民游客园外漫步就能欣赏园内美景,最大程度彰显公园的公共价值。
伴随着公园开放的时间延长、空间延伸,随之而来的是对公园管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考验:夜间开放后市民出行安全能否保障?夜间照明设施是否完善?是否会出现扰民情况?一个个问题有待城市管理者解答。满足人们的“公园自由”,最大化实现“公园20分钟效应”,需要城市管理理念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再升级,以“推窗见绿,行路有荫,移步换景”的“硬设施”实现对市民“复得反自然”精神需求的“软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