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统战·民族宗教

在“半月里”看见畲族历史

本报记者 李冰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6日   第 08 版)

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有一个名为“半月里”的古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整个村落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畲族传统文化,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流连忘返……

“半月里”,颇具诗意的一个名字,因地理、地势状况而得名。半月里村党支部书记雷丽丽介绍,畲族以盘、兰、雷、钟四姓为主要姓氏,半月里村人大多姓雷,是明末清初由福安迁居霞浦盐田的雷祖发后代。“清康熙年间,雷祖发第三子雷文寿从盐田长岗山迁居至溪南村寨,此处恰好位于古官道溪南至水朝段的中点上,因此当时命名为‘半路里’。”雷丽丽说,到了清雍正年间,雷文寿之孙雷世茂供职福宁府,是村中名人,他观测村庄地势,发现四周环山、形似大碗,村前有一龙清溪自东向西宛如月带绕村而过,遂改村名为半月里。

在村口巨大的榕树下,四位畲族大姐手挽手,笑容满面地唱起方言民歌,淳朴悠扬、余音绕山。“别看半月里村子小,只有300多口人,却是个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兼备的古村,这里依山傍海,古迹古建贯若串珠。”村中央的广场前有座龙溪宫,供奉的是妈祖。雷丽丽介绍,畲族人本是以山为居,过着农耕狩猎的生活,自称“山哈”。但迁居至半月里的这支则是依海而生,除耕作外也会通过海运做茶叶、大米、丝织品等生意,所以这里供奉着畲族唯一一尊海神妈祖。

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白墙黑瓦的传统建筑错落有致。半山腰一座名为“畲族民间博物馆”的建筑是一幢三层高的木制畲族民居,屋主暨博物馆的创建者,正是霞浦县政协委员雷其松。

“这是我的‘镇馆之宝’!”说起自己博物馆,雷其松如数家珍。只见屋子当中直立摆放着一个一米多高的木制权杖,顶端雕刻着精致的龙头,庄重、威严、神采奕奕,仿佛活过来一般,下一秒就要脱离权杖飞身而出。雷其松介绍,这是畲族典型的木雕龙脑祖杖,在历任族长间传承,是最高权威的象征,也被族人视作先祖的吉祥之物。“这根祖杖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目前已知保存下来的畲族祖杖仅此一根。”

二层、三层是雷其松专为木雕艺术、服装发饰和婚俗场景设置的展厅,他本人也是省级非遗畲族婚俗的代表性传承人,展厅的电视屏幕中还播放着他主持畲族婚礼的专题片。“畲族以凤凰为图腾,这些绣品的纹饰中几乎都有凤凰图案。”屋子中央的展台上,平放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畲族服饰,雷其松指着衣服上的精美刺绣介绍说,畲族祖先曾被公主招为驸马,因此当地畲族女性地位自古以来高于男性。在畲族的婚礼上,夫妻交拜时有“男拜女不拜”的风俗,即丈夫向妻子行拜礼,而妻子只需站立接受,这也是畲族女性地位的体现。

除展品外,其实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是一件难得的珍品。受老一辈影响,对畲族历史颇具热爱的雷其松将在其他畲族村中发现的珍贵古建筑标号拆除,运至半月里进行复建,才有了如今这座博物馆。他本人也住在这里,以博物馆为家。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地保护畲族文物,雷其松的妻子和女儿还分别是畲族武术和舞蹈的传承人,三人轮流在博物馆“上班”做讲解员,为参观者介绍畲族文化。

作为两届霞浦县政协委员,在雷其松的介绍推广下,许多政协委员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进行沟通交流。于是,霞浦县“委员联络点”在他的博物馆挂牌。

如今,雷其松和他的博物馆越来越出名,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我这个博物馆做起来后,已经有30多个国家的游客参观了。”他笑道,特别是这两年,随着传统服饰旅拍的盛行,半月里这个传统古村落逐渐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穿着畲族传统服饰、在300多年的古建筑群中留下纪念照,成为许多年轻人到半月里必选的旅行项目。

对于半月里的未来发展,雷其松也有一个小愿望:“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我期待有一天可以建一座真正的博物馆,有条件把这些文物按照规范标准,更好地保存下来,将半月里的畲族文化传承给子孙后代……”

2024-06-06 本报记者 李冰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026.html 1 在“半月里”看见畲族历史 63,02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