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提高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和外部资源管控能力的作用,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升级
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务院要求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制造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推动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
我国具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区域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拥有数量庞大的各类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及上中下游配套协作关系。而且我国产业向供需协同发展迈进,不仅是全球市场的“世界工厂”,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已成为重要的需求链中心。但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分散化、短链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趋势,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正逐步形成合力,在不同领域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的中坚作用,组织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做强长板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新兴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当年11月,商务部发布《“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推动贸易和双向投资协调发展,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强化国际物流保障。2022年5月,商务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共同制定了《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规范》,指出示范企业可围绕提高供应链风险防范能力形成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强化供应链风险识别,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在网络布局、技术合作、物资采购、物流通道等方面增强供应链弹性韧性,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022年6月,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通知》,指出要立足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上的综合货运枢纽,支持引导多方力量加强资源统筹利用,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展,联网补网强链,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提升货物综合运输效率与质量,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提出加强企业供应链多维协同,积极构建高效协作组织、着力推进业务流程高效协同、全面促进要素资源共享共用、协同创新提升制造水平。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从国家层面看,首先要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依托国内大循环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一是有效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畅通流动。二是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三是加速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保障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现代流通网络的发展。四是建立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在全国形成阶梯式区域分工,以高质量内循环为重点带动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其次,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体系构建。继续保持高水平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深入参与国际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及地区间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构建中,加强交通枢纽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东盟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成员国的优势互补合作,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及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供应链领域开展国际治理和规则合作,积极参与、引领和主导产业链供应链相关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监管标准等规则的制定。
从产业层面看,首先要着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体系,提高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一是提高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培育关键核心技术优势。二是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涵盖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三是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对产业创新资源的有效统筹和合理布局能力。
其次,推动产业体系分散化布局。对于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能源、原材料、基础材料和部分产业领域。一方面,提高国内产业的自给自足能力,以降低对外进口依赖。另一方面,加速分散化布局以降低进口集中度,提高应对风险的多元替代应变能力。
再次,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标准体系,推动中国市场体系与世界接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从企业层面看,首先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中企业的协同发展。支持大型企业发挥“链主”功能,以“点式突破”增强产业链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带动各环节的中小型企业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其次,支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构建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提高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和外部资源管控能力的作用,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转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资源配置效率变革。
最后,鼓励引导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建设国际物流系统,建立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技术优势。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