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乡村振兴

内蒙古敖汉:

这里是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

全国政协委员 闵庆文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1日   第 09 版)

小米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2001年至2003年,考古学家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了三次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一批距今8000年的炭化粟、黍籽粒,经研究证明是当今世界上所知最早的人工粟和黍的栽培遗存,敖汉也被确认为世界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属于燕山山地向西辽河平原过渡地带、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处,也是重要的旱作农业地区之一。此外,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赋予了敖汉谷子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优势,造就了敖汉小米优质的天然特性,至今敖汉旗依然是农业大旗和粮食生产基地县,谷子、糜黍、荞麦、高粱、杂豆等杂粮生产一直是当地的优势产业,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等,“敖汉小米”则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敖汉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旱作农业技术知识体系。从春播前的耙压保墒到开犁播种再到出苗后的耙压抗旱、人工间苗、除草追肥、成苗后的铲耘灌耥及灭虫等,积累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经验。隔沟交替灌溉、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等方式,以及黍-马铃薯-谷-豆-黍的轮作方式,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病虫草害的威胁。基于杂粮的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拨面、小米粥、炒米、枣糕、浸糕、年糕、连毛糕、糕斜儿、摊花、油馍、酸饭、糜子粉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于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旱作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2013年,被原农业部发布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0多年来,敖汉旗深入挖掘旱作农业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以生态筑基,以文化铸魂,以产业带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加强传统品种保护,不断推进品种质量提升。通过传统农家品种入户搜集与整理等工作,共搜集推广谷子、高粱、糜子、杂豆等传统品种218个,建立传统品种保护基地,全力挽救濒危消失的传统农家品种。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在传统品种“黄金苗”基础上,选育出一批谷子新品种。

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多功能农业发展。打造了“八千粟”“沃野”“孟克河”等小米品牌,开发四色米、富硒米、胚芽米、月子米等多种类型产品,以及小米八宝粥、小米红枣粮茶、小米低聚肽粉等40余种深加工休闲食品和保健产品。开发兴隆洼、赵宝沟等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区,建设现代谷子产业观光园区,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主题餐厅,打造黄羊洼生态农业文化庄园。

加强保护宣传,不断提高敖汉小米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拍摄了微电影《谷乡之恋》,获得第五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中国脱贫攻坚影像奖、赤峰市“五个一工程”奖;建设中国小米博物馆,全面展示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起源与演变、生态地理特征、文化内涵和保护与发展历程。“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的公益广告在央视播出,举办“印象敖汉,农耕文明”摄影大赛,创作《黍粟飘香》《敖汉小米香天下》等歌曲。

加强科技合作,不断提高遗产保护和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合作,持续办好“世界小米起源大会”。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敖汉小米产业发展引育等项目,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谷子种植的积极性。

2018年,“敖汉小米”入选全国首批“一县一品”品牌扶贫行动。

2020年,曾经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敖汉旗成功实现脱贫目标,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2023年,“敖汉小米”获得全国“农遗良品”优选计划十佳品牌,并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历史上的敖汉,谷子的驯化和栽培为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敖汉,则以“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地、绿色有机杂粮生产加工地”而享誉世界。

2024-06-11 全国政协委员 闵庆文 内蒙古敖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193.html 1 这里是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 63,19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