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生态

这个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本报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4日   第 09 版)

端午小长假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多地都热“爆”了!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

这个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全球气候变暖“惹的祸”

高温仍在继续。

中央气象台预计15-16日,河南等地高温仍将持续;17日至6月下旬前期,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部分地区气温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受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高温发展。

不容忽视的还有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影响全球气温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于2023年12月达到峰值,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五次厄尔尼诺现象之一。根据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本轮厄尔尼诺接近结束,从今年夏末至初冬期间,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可能性迅速增加。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介绍,今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2.3℃,较常年同期10.9℃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从春季季节内来看,除了3月上旬气温偏低0.8℃以外,其余各旬气温均偏高,其中5月下旬气温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第三高。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春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都偏高1℃至2℃,尤其是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西部等地偏高2℃至4℃。

郑志海分析,今年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从成因来看主要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影响当地的高压环流系统,造成了强高温天气。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和大气环流的异常,是造成高温天气的直接影响因素,对我国来说也是如此。

今年夏季,我国的高温天气出现相对较早,高温天气过程对全国来说比较多。此外,拉尼娜对全球和我国的气温影响有非常大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从目前的预测来看,进入拉尼娜状态要到夏季后期,因此其对今年夏季气温的影响相对不是很大,今年夏季预计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仍会以偏高为主。

符娇兰提醒,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有极端性,部分地区发生中暑气象风险高,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驾车出行注意防范高温爆胎等突发交通事件;高温影响期间用水用电需求激增,公众需注意用电安全。

正日益逼近1.5℃上限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不仅仅是我国,全球高温纪录不断被刷新,近年来,“史上最热夏天”频现报端。

今年1月9日,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发布公报称,2023年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年份,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到14.98℃,比此前最热年份2016年高出0.17℃,比1991年至2020年间平均气温高出0.6℃,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气温水平高出1.48℃。

显然,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WMO全球年度至十年气候最新通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前水平暂时高出1.5℃的可能性为80%。这是一个严正警告:我们正日益逼近《巴黎协定》所设定的气候变化风险阈值的上限。

报告预计,2024年至2028年,每年全球平均近地表温度将比1850年至1900年基线高出1.1℃至1.9℃。未来这5年中可能(86%)至少有一年将创下新的温度纪录,超过2023年这一目前最热年份。

报告指出,在2024年至202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高出1.5℃的可能性为47%,去年报告的2023年至2027年期间的可能性为32%。

“这些统计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我们远远偏离了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目标的轨道。”WMO副秘书长柯·巴雷特说,“WMO正在拉响警报,警示我们将会越来越频繁地暂时超过温升1.5℃水平。个别月份已暂时超过了这一水平,最近12个月的平均值也已超过。必须强调的是,暂时超标并不意味着永远不能实现1.5℃温升目标,因为这一目标指的是几十年的长期升温。”

对此,柯·巴雷特表示,“我们必须紧急采取更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否则将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更加极端的天气将导致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给数百万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损害。”

2024-06-14 本报记者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398.html 1 这个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63,3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