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燕瑛:

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7日   第 03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产业转移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手段、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深入实施,生产力布局和政策扶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也逐步加大。在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战略指引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延链补链强链的新机遇。在近期的调研中我们看到,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转移机制不够健全,二是政策支持不够精准,三是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为此,建议:

完善支持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当好“引路人”。拓展新模式、聚焦着力点,为产业梯度转移助力赋能。提高政府效能,加大“放”的力度,持续主动为企业松绑,健全“管”的机制,注重建立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机制,提升“服”的质效。结合不同行业的特性和发展阶段,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载能行业、中低端制造业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向具备承接条件的地区转移,重点支持和鼓励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区转移,并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发展。加强典型引路,促进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持续激发产业转移新生力。

加强联动协同,促进区域合作,形成产业梯度转移“合伙人”。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模式,支持东部地区在资源、产品、基地建设、研发制造等方面通过托管、共建等形式支持中西部、东北地区发展。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建立“朋友圈”,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创新链招商。探索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合作模式,发挥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作用,完善科技成果梯度转移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孵化转化。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产业承接转移能力,形成资源要素集聚“强磁场”。做强做优产业转移对接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产业精准对接。加强产业转移跟踪评估,构建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评价指数,科学评估承接产业转移情况和成效。培育和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引导和储备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生态,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高度重视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推动链主企业增强发展能级和头雁作用,吸引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集聚,增强产业间的黏性和产业链在不同地区间延伸的惯性。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提供技术改造资金支持。统一高新企业认证,减少企业重复认证,加速创新转化。对标对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国际发达城市,着力找准改革突破口、打好资源集聚“组合拳”,着力破积弊、立新举、优服务、树标准,以一流营商环境创造集聚资源要素的“强磁场”,塑造争先出彩的新优势。

2024-06-17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燕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475.html 1 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63,47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