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和疾病谱系的变化,残疾人口数量和结构还会发生新的变化,走向共同富裕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为此,建议:
一、完善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残疾人保障和福利水平。突出共享发展理念,把残疾人需求有机融入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制度安排。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帮扶工作。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范围。合理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补贴制度。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优先满足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和单身残疾、一户多残、以老养残等特殊困难家庭照护需要。
二、拓展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逐步缩小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健全残疾人就业保护和促进制度,以辅助性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形式加强残疾人就业兜底帮扶。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充分考虑解决残疾人增收困难和支出型困难的现实需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将残疾人作为低收入人口扶持增收的重点对象,开发适合残疾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残疾人家庭增收长效机制。完善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将照护残疾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
三、健全优质高效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大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力度,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和水平。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把残疾人和老年人、儿童一道作为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的重点人群,促进助残与养老、托育政策衔接、服务对接。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普及“平等、融合、共享”价值观念,形成扶残助残社会风尚,鼓励和支持残疾人自强不息。
四、强化基础性的支撑要素保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完善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建立残疾人口基础调查制度,适时启动第三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强化数据共享,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一个不落地纳入低收入人口认定范围。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和家庭支持服务,引导支持企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残疾人服务。强化科技助残,促进残疾人服务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生活护理、辅助器具等产品和服务升级,丰富残疾人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