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统战·港澳侨

营商优化再加分

——写在京港、沪港夕发朝至高铁动卧“首秀”之际

施维雄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8日   第 08 版)

6月16日清晨,往来于北京、上海与香港之间的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圆满完成“首秀”抵达各自的终点站。至此,香港市民非常熟悉,但行程需花费1天时间的京港、沪港两趟普速列车,转型升级为半天直达、更为舒适的高铁动卧,为旅客尤其是年长人士创造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场景。

作为政协委员,本人长期关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等扎根于经济、最终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的各项新变化。我认为,京港、沪港开通夕发朝至高铁动卧,是内地与港澳进入更深层次互动融合的成果之一,更是内地致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加分”案例。

作为香港市民,也是较早前往内地投身制造业的港商,我算是中国铁路和民航的“老顾客”,对几十年来内地往来香港的大交通演进史印象深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地与香港通了铁路,但多年来客运往来颇为麻烦。以罗湖桥为界,双方的客运列车只能以各自的口岸车站为终点,乘客到达边界后下车步行过境,再换乘对面的列车继续旅途。

直至1979年,广州与香港之间的直达列车开行。那时“直通车”成为香港市民的热词,因为大家都希望往返内地,少花时间、少点折腾。我更记得,广九(广州至香港九龙)直通车一直是率先使用最先进列车的“试验田”。1995年有了时速160公里的中国准高速列车,我曾为之惊叹,“火车可以跑这么快”。再后来,“直通车”还可以从香港开往佛山、肇庆,珠三角多数城市实现互联。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更有了直达北京、上海的“直通车”,香港与祖国实现深度相拥。当然,俗称“过关”的出入境手续,虽经历多次改革,依旧各种不便。近年来,通过部门深度合作和大数据支持,“一地两检”逐步推广,相较当年,可谓变化翻天覆地。

正所谓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国家的进步和成就,处处可觅。

多年前,香港特区与内地之间的口岸试行“一地两检”,大家只是认为“比以前方便了一些而已”。然而,随着国家高铁网络延伸到香港特区西九龙站,再配合“一地两检”等措施,内地居民和香港市民的出入均等化和便利化、“用户场景”的先进性已翻天覆地。从西九龙站坐高铁出发,可通达内地70多座城市,不仅带来旅游的便利,更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高速互联带来了“化学反应”,这就是商机,就是营商环境从量变改善到质变革新的实证。

如今,京港、沪港夕发朝至高铁动卧问世,除了能从香港去往北京、上海,还能逐一“扫描”和通达沿途重要城市。相较于以往坐飞机、坐日间高铁前往京津冀、长三角两大都市圈,高铁动卧清晨到达目的地,立即可以开展工作、学习、洽谈、科研等任务。这比提前一天出发,省了半个白天可用于做事,对分秒必争的人士来说,营商环境变革让他们找到了全新的应用场景,新的机遇也自此迸发。

希望类似的“好事”不断发生,助力香港更好地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篮球总会会长)

2024-06-18 施维雄 ——写在京港、沪港夕发朝至高铁动卧“首秀”之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556.html 1 营商优化再加分 63,55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