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宝藏

“惠山竹炉”的传说

吕伟涛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20日   第 11 版)

清 铜质竹编茶炉 故宫博物院藏

“惠山竹炉”是以湘竹和陶土为材质制成的茶炉,明清时期的“竹炉雅集”都是以它为主题进行的,一只小小的茶炉也引发了数百年的诗歌唱和活动,实属罕见。

源起惠山

明代洪武年间,无锡惠山寺住持性海、画家王绂,还有名医潘克诚,常在听松庵内品茗清谈。

听松庵,后世又称“竹炉山房”,创建于洪武七年(1374),位于惠山寺左侧,桃花坞下,旧址原为秀岭亭。性海在庵内种满了松树,每当微风徐来,就会发出簌簌的清响,与“听松”的庵名极为相称。听松庵建成之后,常有文人慕名而至,在这些松树下烹泉煮茗,有时也会有文人借宿庵中。有一段时间,画家王绂因目疾一直在此借寓静养。

恰在同一时期,一位湖州竹工前来拜谒。竹工听说性海嗜茶,于是自请为他制作一只茶炉,性海对这个提议感到十分欣喜。不久之后,竹工按照性海的要求,“织竹为郛,筑土为质”,制成一座高不及一尺、上圆下方的竹炉。这只竹炉除了造型十分精致外,煮茶时还会发出类似于松风的声响。

性海、王绂、潘克诚三人,一边把玩着茶炉,一边品尝着竹炉烹煮的“第二泉”。兴之所至,王绂写下《题真上人竹茶炉》记之,其诗中“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之句,在此后数百年,仍然传唱不衰。之后,王绂又创作了一幅《竹炉煮茶图》,其画与诗均裱在一个卷轴上,人称《竹炉图咏卷》。

性海以茶炉会友,广结禅茶之缘,于是写信邀请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王达为其作记。王达接到信后,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撰写了《竹茶炉记》。这些围绕着“惠山竹炉”的题咏成为一时之盛事,以至于那些不曾参与到“竹炉雅集”中的文人也纷纷寄来唱和之作。

永乐初年,性海禅师迁往苏州虎丘寺,将竹炉赠与友人潘克诚当作临别纪念。而《竹炉图咏卷》仍留于听松庵内,由性海之徒韶石珍藏,之后慕名题咏者渐多。

明代流传

“惠山竹炉”在性海赠予潘克诚后,共留在潘家六十余年。直到成化年间,潘克诚去世,他的孙子又将竹炉送给了一个名为杨孟贤的朋友。在此期间,惠山寺僧人以及无锡乡贤秦旭等人都曾寻访过竹炉,可惜都没找到。

杨孟贤去世三年后,成化十二年(1476)冬,时任武昌太守的秦夔回京述职,途经故乡无锡。秦夔为秦旭之子,幼年时常听父辈们谈起竹炉故事,可惜一直无缘相见。一日,秦夔借宿听松庵,当时主持听松庵的僧人为性海的孙子戒宏。思及竹炉往事,秦夔铺纸磨墨,书成《听松庵访求竹茶炉疏》。

后来,戒宏持此疏在无锡城中寻找竹炉下落。几经周折,终于在杨孟贤兄长杨孟敬处访得此竹炉。竹炉尚未损坏,只是四只陶土制的茶碗不见了。秦夔提议将其贮藏于惠山听松庵的秋声阁内,并且作《听松庵复竹茶炉记》,以记其事。

成化十三年(1477)春,秦夔由无锡返回京师,偶遇乡友时便迫不及待地谈及此事。不久之后,秦夔寻访竹炉的事迹在京城官绅之间传播开来,李东阳、陆简、程敏政、李杰、谢铎、邵珪等数十人皆有和诗。

成化十五年(1479),诗人吴宽在回京途中经过无锡,同友人秦夔、李应祯等人一同游览惠山。秦夔知其嗜茶,于是一同游览听松庵,赏玩竹炉,酌“第二泉”。吴宽非常喜欢这个造型古朴的茶炉,拿出随身携带的新茶,让山僧生火烹煮。不过,此时的“惠山竹炉”已经历经了近90年的时间,尽管寺僧小心地呵护,还是有了损坏的迹象。

回京之后,吴宽对于“惠山竹炉”一直念念不忘。成化十九年(1483),他于当时的刑部右侍郎盛颙的府邸中再次见到了竹炉。然而,吴宽很快便意识到,尽管规制十分相似,但眼前的这个竹炉并非“惠山竹炉”原件,乃是盛颙的侄子盛虞仿制之物。

见吴宽对竹炉极为喜爱,在他启程回江南时,盛虞又特别制作了一只竹炉相赠。此后,盛虞仿制的这两只竹炉历经辗转,最终也保存于惠山听松庵内。

随着文人题咏的逐渐增多,“惠山竹炉”声名远扬,竹炉之名几乎与“第二泉”并驰海内,可惜“惠山竹炉”并没有被长久地保存于听松庵内。隆庆年间,听松庵毁于火灾,所幸竹炉和图咏卷尚存,当时的秦夔后人秦榛将竹炉和图咏卷移至二泉书院的讲堂内,仍交给惠山寺僧人典守。秦榛死后,讲堂逐渐败落,由其子秦秋出资修葺,继续守护竹炉和图咏卷。不久后,竹炉和图咏卷又流落于外。

又经秦秋和时任无锡知县李复阳的不懈努力,“惠山竹炉”和《竹炉图咏卷》继续在惠山寺内。然而明末由于寺僧典守不慎,竹炉和图咏卷再次遗失,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更不会有人访寻。

清代仿制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无锡词人顾贞观在惠山脚下构筑积书岩,“累石疏泉,颇得幽居之乐”。当时,性海所制“惠山竹炉”早已遗失,盛虞仿制的两只竹炉也已经损坏,惠山的竹炉煮茶的文化传统几至消失。思及此,顾贞观便打算按照旧制重新仿制两个竹炉,再开“竹炉雅集”。

为了进一步增强此次“竹炉雅集”的影响力,顾贞观将其中一个竹炉置于积书岩内,携带另一只竹炉前往京师,与京中文士题咏唱和,纳兰性德、梁佩兰、吴雯、秦保寅等人皆有和诗。更为传奇的是,好友纳兰性德当时新得一手卷,正是王绂的《竹炉图咏卷》。目睹这件久觅不得的佳物,顾贞观大为兴奋,纳兰性德只好忍痛割爱将其送给了顾贞观。

康熙二十五年(1686)秋,顾贞观携带竹茶炉,去北京海波寺拜访好友朱彝尊。恰巧姜宸英、周贫、孙致弥三位诗人也在寺中,于是5人于青藤下烧炉试茶,并兼怀好友纳兰性德。再后来,顾贞观把仿制的竹炉和纳兰性德赠予的《竹炉图咏卷》均交付听松庵珍藏。

雍正十年(1732)冬,惠山寺僧人松泉于一户张姓农家访得一件性海所制“惠山竹炉”。张氏祖上亦为惠山寺僧人,后还俗归田,携竹炉以及其他茶具归家,其他茶具已经遗失,但是竹炉毫发无损。松泉为高僧性海之后人,使得这次竹炉失而复得的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松泉所得竹炉是否为性海旧物,有待商榷。竹力朽弱,难以久存。因此性海所制竹炉要保存三百余年而不损坏,几乎不可能。而且在前人的记载中,性海竹炉早已经有了毁坏的迹象,所以松泉所得竹炉为性海原件的可能性并不大。

清代乾隆皇帝对于“惠山竹炉”和《竹炉图咏卷》的关注,将惠山的竹炉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他前往惠山以竹炉烹茶,并有题诗。《乾隆南巡秘记》中记载:“啜茗于竹炉山房时,案列古玩,皆不注视,惟于古竹茶炉,再三抚玩。既至苏,特命取观,选竹工如式制二,原炉仍发还山中,命寺僧谨守之。”

乾隆皇帝认为所见竹炉为性海原物,但事实上性海竹炉早已损坏,他见到的不过是个仿制品罢了。在苏州仿制的两只竹炉也被他带回,置于玉泉山静明园竹炉山房和天津盘山行宫静寄山庄千尺雪内。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仍藏有一只他当年仿制的竹炉。

此外,乾隆皇帝还于乾隆十六年(1751)制作过三件造型奇特的烹茶图御题诗句紫砂壶,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壶造型独特,腹部两面一面开光人物烹茶图,一面是御题诗《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

乾隆四十四年(1779),王绂的《竹炉图咏卷》毁于一场意外的火灾。乾隆皇帝心疼不已,命永瑢、弘旿、张宗苍、董诰等人补绘,自己还动手补绘了一部分,装裱好后又放回到惠山寺听松庵保存。

咸丰十年(1860),听松庵亦毁于战火,所存竹炉和乾隆皇帝补绘的《竹炉图咏卷》俱遗失。至此,“惠山竹炉”的传说告一段落。

正是由于“惠山竹炉”独特的造型以及失而复得、不断仿制的传奇经历,可以让明清文人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明清文人在题咏竹炉时,对于其内在文化意蕴的关注要远胜于其外在形制,这是“惠山竹炉”从实用之器转变为赏玩之器的关键所在。而随着文人不断地题咏传播,“惠山竹炉”成为了一种古典文化的象征。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4-06-20 吕伟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701.html 1 “惠山竹炉”的传说 63,70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