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华夏副刊

赏李伯实“婴戏图”

骆芃芃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20日   第 12 版)

▲婴戏图 李伯实 作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骆芃芃 篆

唐杜甫《江村》(节选) 骆芃芃 书

李伯实先生系荣宝斋老画家,性情率真,为人淡泊宽厚,一生笔耕不辍。他擅画工笔人物、山水和梅花,早年随人物画家吴光宇、陈林斋、吴镜汀等学习绘画。他的“婴戏图”与吴镜汀先生一脉相承,而又在承袭吴光宇先生画法的基础上更加细腻化,人物造型上也有所突破,尤其在人物动态上有独到之处。

注重写实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大特征,阎立本的《步辇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赵孟頫的《红衣罗汉图》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但中国古代人物画在人物造型比例分配上不同于西洋画。其中不仅仅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有时还要受中国礼教思想的影响,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尊女卑”等表现在画面上是君大臣小、男大女小。人物画也需要用墨色强调质感,但一般是直接按面部轮廓的起伏凹凸着色,而不是像西洋画那样根据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尽管写实性强,但主要还是表现画家心里对物象的认识。伯实先生“婴戏图”大胆运用了西洋画技法中较为合理的部分,使人物造型、动态十分准确。《百子图》是他的力作,有100件作品,其中主要是“婴戏图”的作品,整幅画卷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他以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为时序,形象地描绘出孩童稚趣的心理和天真可爱的相貌,充分显示了伯实先生源于古法又勇于创新的现实主义手法。

工笔人物画以线条的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的表现力直接影响整幅画面的成败。伯实先生“婴戏图”的线条精细又不失力度,灵动而凝重,准确而流畅;轮廓线描时如针叶,时如游丝,时如铁线,笔笔到位,条条见功。“业精于勤”,伯实先生不分寒冬酷暑,天天坚持作画从不间断。其实,一位有成就的画家,不管他的观念多么超前、手法多么富于个性,最终都无不遵循着继承传统、勤学苦练的艺术规律。伯实先生同样没有例外。

六朝画家谢赫将“气韵生动”置于“六法”之首,可见其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气韵生动”就是人物画中所说的“传神”。伯实先生将儿童心理刻画得真真切切:那放风筝的憨态,“藏猫猫”的稚拙,说悄悄话的诡秘,戏耍的顽皮……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而又突然凝滞的瞬间,被伯实先生的笔“抓”得惟妙惟肖。

“童真”和“自然”没有界限,“童真”即“天真”,“天真”即“自然”。一个艺术家一生追求的就是艺术造诣的自然境界。“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些辞藻用在艺术实践上由来已久。伯实先生以他淳朴的性情、功力深厚的笔法,几十年如一日地写着他心中的“自然”,追求他心手合一的境界。

结识伯实先生已有几十年了,我对他的为人和艺术始终有着深深的敬意。如今伯实先生已作古,重温他的《百子图》,不由得想起他的音容笑貌犹如他笔下的孩童一般。“画家惯唱童心曲,无限天真出砚池。”这是启功先生曾经对伯实先生“婴戏图”最中肯的评价。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

2024-06-20 骆芃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707.html 1 赏李伯实“婴戏图” 63,7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