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权益

高温下,为户外劳动者撑起“清凉伞”

本报记者 郭帅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21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连日来,我国多地遭遇高温天气。高温热浪下,为了保障城市的正常有序运转,外卖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同时,各地也多措并举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

如何保障高温天气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他们送去更多清凉?为了答好这道民生“烤”题,多位政协委员奔走在调研路上,为高温下的劳动者开“凉”方、出“凉”策——

委员建议一:

新问题,需要“新解法”

6月12日,清晨6点30分,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快递员张松林准时到达公司卸货、分拣,他要抓紧在一天中较为凉爽的时间段把包裹扫描装车。

坐上三轮车准备出发送件时,他的衣服背部已经汗湿一片。连日来的高温,让张松林这样的户外劳动者面临更多的挑战。

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和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要督促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

作为从业8年的快递小哥,张松林告诉记者,“最近几年福利越来越好,除了公司的高温补贴之外,很多商户也挂上了爱心商家的牌子,去送快递时,会给我们递瓶水、拿根冰棍,感觉很贴心。”

“每年5月左右,公司会发放降温需求的调研问卷,根据这个问卷给我们准备不同的防暑套装。”张松林笑着说,今年的防晒面罩和挂脖风扇是他认为最实用的降温“好物”。

“比起我们,外卖行业的补贴可能差一些。”张松林有些无奈地说,“我表弟是外卖员,他们在高温时段配送补贴金额不固定,只有跑够一定单子才有,去年夏天他才领了100多元的高温补贴。”

作为劳动者的“娘家人”,高温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粟斌在炎炎夏日里的“挂心事”。他在调研中发现,张松林表弟的情况并非个例。

“如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有了更强的获得感,但由于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方式弹性化等特点,无法享受社保制度的红利,也成为一部分人面临的难题。”粟斌表示,“部分行业在按时足额发放高温补贴、在高温时段实施调休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2012年,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办法》保障相关高温劳动者权益的前提,是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这也让一些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出现了空白。”粟斌说。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高温关怀需要找到‘新解法’。”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建议,要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回应新就业群体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诉求。

李孝轩表示,为更多户外工作者提供高温保护,首先要打破劳动保护与劳动关系认定的捆绑关系,“要以是否参与社会劳动为标准,保障从业者权利。”

在粟斌看来,高温津贴等只是一种物质手段,高温劳动保护的出发点在于保障户外工作者的作业安全。“保障户外工作者高温下的健康及安全权益,需要相关部门合力共为,用更完善更有力的保障措施,从物资、设备、停工休息制度等全方位发力。”

委员建议二:

让“小驿站”体现“大关怀”

6月13日下午2点,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小街,太阳照得地面发烫。外卖员小唐完成送餐高峰期最后一单配送,在阴凉处停好电动车,脱下头盔,擦了擦汗。

暂时没有订单,小唐决定去附近新开的工会驿站“打个卡”,“听说还是24小时智能化的,刚开了1个多月,一直想去看看。”

门外扫码录入信息,小唐推开了门。一进门,空调阵阵凉风中的驿站内空间不大,但“五脏俱全”:供休息的桌椅,放满冷饮的冰柜,微波炉、医药箱、女性用品、充电线等一应俱全,墙面上还有一块智能化屏幕,一位外卖小哥正在查看附近地图。

“现在这样的驿站挺多的,一个人在大城市跑,在这些地方认识不少朋友,也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和温暖。”小唐说。

目前全国已设立工会驿站超过18万个,平均每天服务户外劳动者300多万人次。“建设工会驿站,最初是为了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如厕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工会驿站在休息补给的基础功能上逐步增加了阅读、体检、健身、就业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粟斌介绍说。

在云南,“工会驿站目前有近3700家,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上千万人次。”云南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李志恩在调研中发现,驿站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因为选址缺少统一规划,在一些居民集中的小区,驿站往往不够用;有些驿站需要注册使用,由于填写信息复杂,将一些户外工作者挡在了门外;因为宣传不到位,很多有需要的户外工作者并不清楚周边的驿站位置。”

李志恩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把工会驿站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清单,推进驿站建设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去年10月,泰州市总工会发起制定的《智能化户外驿站建设规范》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专门性地方标准,也给各地工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样本。”粟斌认为,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尽快出台地方标准,“用标准严格规范工会驿站建设,也可以督促不达标的驿站及时整改。”

“目前驿站覆盖面仍然不够。”李志恩建议,应汇聚各方资源,着力解决“提规模”的问题。“要由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点、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相关网点单位共同发力,不断扩大站点的数量和覆盖面,将工会驿站真正打造成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行业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粟斌表示,“驿站建设要充分考虑户外劳动者的个性化需求,真正让清凉‘小驿站’体现民生‘大关怀’。”

委员建议三:

完善法规,保障高温下的劳动者权益

近日,四川省一则司法案例让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正国尤为关注。

2018年7月,四川省某地建筑工人罗某某在工地上突发疾病死亡,医院诊断为“热射病”。但是,家属罗静要求认定工伤的维权路却走得极为不顺。

“家属奔波近6年,近日终于得到职业性中暑(热射病)的工伤认定,不久前收到了工伤保险理赔款。”李正国说,“希望该案件能够作为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法院妥善处理相关类型案件,落实同案同理同判,推动裁判尺度和审理的标准统一。”

“近年来,随着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职业性中暑患者逐年增多,其中露天作业、体力劳动者是高发人群。”李正国表示,尽管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已颁布施行多年,其中明确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热射病)属于职业病,职业病应当被认定为工伤,“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还很少,该案是四川省首个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涉及这一类别职业病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睡眠’条款。”

“这个案子的难点在于劳动关系确认、职业病诊断等程序复杂。”李正国说,职业性中暑,多发于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他们大都属于灵活用工人群,部分用工单位通过劳务关系、承揽关系等方式将用工风险向外剥离,将这类人群悄悄地推向劳动保护范围之外,导致其更难被认定为工伤。”

“职业病诊断是‘职业性中暑’工伤认定需要面对的‘关卡’,其认定流程、鉴定程序、鉴定机构职责都直接影响着劳动者工伤认定的效率。”李正国认为,“针对当前就业形态灵活性和多元性趋势,有必要优化认定程序、简化认定条件。”

“当前,仍有相当比例的劳动者未能被工伤保险覆盖。”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夏先鹏在调研中发现,在劳动者受伤的民事诉讼案件中,普遍存在其未得到充分补偿的问题。

“未缴交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后,就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夏先鹏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要让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覆盖所有的劳动者。此外,应探索工伤保险独立缴交的操作可行性,允许劳务提供者自行缴交工伤保险。”

采访中,委员们一致表示,高温下的劳动者,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贡献着力量,他们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用心用情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一把防暑降温‘清凉伞’,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024-06-21 本报记者 郭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757.html 1 高温下,为户外劳动者撑起“清凉伞” 63,7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