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聚焦

大运河的“曲”与“直”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22日   第 06-07 版)

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到浙江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因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大运河开凿经历了一系列的“曲”“直”史。

第一阶段:邗沟开凿

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运粮、运兵,北上伐齐,下令伍子胥在邗城(今属扬州)向北开凿一条运河,引长江水北流入淮河,这条运河也是最早的一段京杭大运河——邗沟。

第二阶段:全线完工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在北方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河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使洛水、黄河、泗水、汴水与淮河相通。同年又征发劳动力,疏通扩大山阳渎(即邗沟),南起江都,北至山阳,又使淮河与长江连接在一起。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为了加强北部边防的需要,隋炀帝下令征调民工开永济渠,南接黄河,穿过海河,北通涿郡(今北京)。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绕太湖之东,直达余杭(今杭州)。至此,这条大运河全线工程告成,第一次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

第三阶段:裁弯取直

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元朝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元王朝先后挖通了山东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北京到通州的通惠河。至此,北起今日北京,南至杭州的大运河再次全线贯通。大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9世纪海运兴起,又随着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航运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在黄河改道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逐渐淤成平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大运河部分河段进行了拓宽加深,裁弯取直,航运条件有所改善。此外,古老的大运河还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继续在历史上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2024-06-22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807.html 1 大运河的“曲”与“直” 63,80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