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桃林: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强化乡村振兴要素支撑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24日   第 03 版)

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三农”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但也存在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失衡、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等问题。亟须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短板弱项,认真总结和不断巩固拓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成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政策制度配套,加快健全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为此,建议:

聚焦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一是加大财政信贷支持和风险补偿力度。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生物育种、现代设施农业等重大项目的贷款贴息和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等支持力度,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展系统性风险奖补。二是完善农业融资担保机制。强化各级农担公司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功能定位,探索在省域内统筹使用财政担保资金和服务资源。三是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加快构建涵盖基本险、附加险、商业险的多层次、差异性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和相配套的保费补贴机制。落实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国覆盖政策,逐步取消地方保费配套。

深化配套制度改革创新,提升政策协同效能。一是加强政银企常态化协作。持续深化“信贷直通车”“兴农撮合”等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融资项目库、需求白名单等投融资对接服务。创新运用股权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更好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本,积极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力、竞相服务。二是完善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农业知识产权等要素市场改革,及时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设备等纳入合格抵质押品目录范围,规范建设产权交易和融资服务平台。三是健全机构统计考评制度。参考《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调整和完善涉农金融业务统计范围。分类指导开展绩效评价,更加突出政策性和普惠性定位,更加注重撬动放大效能和服务“三农”的实际外溢作用。

夯实平台载体建设基础,增强服务能力水平。一是加快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统筹利用财政、农业农村、金融监管、工商税务等多部门数据,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信用评价和动态更新机制,分类设置信用评定指标。二是推动数据信息技术赋能增信。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将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实际生产和管理,提升产业发展和经营管理及财务规范水平,实时形成更多标准化、可共享的真实经营数据。三是培育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完善农村金融业务人才的考评晋升体系,建立正向激励和尽职免责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人员下沉农村一线,培养熟悉农村情况的金融人才队伍。

2024-06-24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桃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816.html 1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强化乡村振兴要素支撑 63,8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