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碚东阳街道创造路11号附2号,是一幢名叫“潜庐”的院子。1940年秋,陈望道为避免汪伪特务的迫害,从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重庆,任教于内迁北碚东阳镇夏坝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和新闻系,寓居刘肇隆的院子,改名“潜庐”。
这幢岁月斑驳的小院,是陈望道在抗战期间复旦大学任教的住所,承载着陈望道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往事。
创办《中国学生导报》社
1942年,陈望道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1943年,陈望道提出“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方针和“好学力行”的系铭,注重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呼吁学生“有胆有识。胆,就是要有敢讲真话的胆量;识,就是所讲的话要有见地”,鼓励学生创办进步刊物。
在陈望道的鼓励和影响下,1944年12月22日,陈以文和杜子才在中共南方局青年组的领导下,与一批进步同学共同创办的《中国学生导报》在潜庐诞生。“这个由学生自己采写、编辑、出版的报纸在陪都的各校学生中影响巨大,编辑部就在潜庐。”复旦学子回忆。
这个院子除了陈望道夫妇的两间平房外,其余的房间是地下党的会议室和休息室,以及党所领导的外围刊物《中国学生导报》的办公室。
《中国学生导报》社是一个活跃于重庆的校园文艺社团。导报辟有新闻版、学习版、生活版和文艺版,报纸发表的《我们的希望》一文说:“我们一贯的宗旨就是:想使中国学生导报真正成为同学们自己的刊物,成为同学们指导生活、交换学习心得和倾述内心呼声的园地。”
至1946年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前,《中国学生导报》共出版37期,发行量超过5000份。
保护进步学生
陈望道对教学十分认真,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严格出勤上课。他上课逐一点叫每个学生的名字,使学生树立起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的习惯。但为了配合地下党组织展开对敌人的斗争,保护进步学生,鼓励支持他们走向革命。他暗中掩护支持学生开展进步民主运动,一些进步学生因为工作和社会活动的需要,有时没来上课,考虑到这一因素,陈望道上课就不公开点名,以免暴露进步学生的行踪和身份。
1944年夏,红岩英烈王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的张黎群、周力行等人与他建立了联系。不久,王朴参加了党领导的《中国学生导报》的工作,被选为报社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按时出版该报不辞辛劳,为筹资集费奔走呼号,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复旦“据点”核心组将王朴的情况报告给了南方局青年组,并把王朴列入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接替工作的“第二梯队”名单。
王朴受到陈望道的影响,坚定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王朴后来常说:我是在复旦大学“找到了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这要归功于党的教导。”
恢复“复旦新闻通讯社”
为了“让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能学以致用,进而改造社会”,陈望道恢复原有的“复旦新闻通讯社”(复新通讯社),陈望道自任通讯社社长,学生当编辑。通讯社一天发稿两次,每周五出版《通讯稿》油印稿,不仅服务校内学生,还向社会新闻机构供稿,免费提供给重庆各大报社使用。他还鼓励学生创办实习性质的刊物《夏坝风》等30多种壁报。
复旦新闻通讯社还开办了“新闻晚会”,共举办100多场次。晚会每周六举办一次,或座谈、或报告、或辩论,以讨论时事、学术研究等形式进行,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言,每次一个关于国家前途的主题,如“新闻与政治”“我们的出路何在”“国将向何处去”等。
潜庐离学校有一公里路,不管天晴下雨陈望道常去参加晚会。周谷城、邵力子和重庆很多记者也常去参加。随着晚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新闻系学生引起了国民政府当局的注意,但陈望道总把学生掩护在身后,坚定地说:“出了事情,我负责!”
创办“复旦大学新闻馆”
1944年4月,陈望道四处奔波筹款,每天以烧饼白水当餐食,借宿在朋友家,半年时间募集近200万元,创办了当时中国高校的第一座新闻馆——复旦大学新闻馆。
1945年4月5日,新闻馆开幕典礼在复旦大学礼堂举行。邵力子、萧同兹、王芸生、潘梓年和胡秋原等各界人士及复旦师生600多人参加开幕典礼。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简史》记载:“是日云层密集,大雨欲来,但人们前来参加开幕典礼活动的兴致丝毫不减。”
是日,陈望道从潜庐早早地去到新闻馆开幕现场,一一查看着筹备工作。开馆典礼上,陈望道作《新闻馆与新闻教育问题》的讲话:“现在中国新闻教育机关急需解决的问题似乎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充实教学的设备与内容,使有志新闻事业的青年更能学以致用。二是如何与新闻事业机关取得更密切之联系,使学与用更不至于脱节。”“我们切望能与新闻事业机关合作,能够以形影似的亲密关系开辟自己的前途,谋求人群的幸福。”
《新华日报》电贺:“为新闻自由而奋斗。”于右任发来《新闻自由万岁》演讲词:“新闻馆落成庆祝的意义,绝不止平常添设几个房舍,而是这馆舍命名的含义。中国新闻事业与复旦,在过去已有密切的关系,在未来更有远大的展望。”陈望道夫人蔡葵发来贺电:“新闻馆落成志庆”“培养人才,宣扬真理”。系友金光群等6人赠送锦旗“记者之家”。《新民报》记者廖毓泉赠送对联:“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从此,“天下记者家”成为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一张“名片”。
新闻馆里还“暗藏玄机”——有一台可以收听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收音机。每到晚上,这里便聚集起一批进步青年,大家如饥似渴地聆听来自解放区的声音。这些声音,让新闻馆成为连接千里之外的延安的“中转站”。新闻馆被师生们誉为“夏坝的延安”。
(作者系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