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应当是点亮孩子们内心的灯塔,爱与被尊重是未成年人心理的两大主要需求
前不久,一组“教育专家”赵菊英账号被各大社交平台封禁。据媒体此前报道,该“教育专家”在发布的家访短视频中,有让男孩亲手砸碎心爱的高达模型的画面,还有让女孩将自己的漫画书都扔进垃圾箱的画面。如此一系列的行为被网友称为“霸凌式教育”。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打着教育旗号的自媒体成为制造教育焦虑的源头。比如,一些自媒体博主化身教育专家,炮制“小学这一年很关键”“幼儿园中班还不学数字思维就晚了”等说法,用极端后果恐吓家长和孩子。似乎只有超前学习、严格管教才能不输在起跑线。这对孩子健康成长究竟是起了正面还是负面作用?
未成年人教育需要更多的引导与耐心,而不是“极限施压”。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爱好和天赋,要尊重并鼓励这些独特性,而非一刀切地要求他们按照某一种模式发展。保持正常的教育节奏也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让孩子做适合自己成长阶段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学习的内容,逐渐在不断纠偏、自我完善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打压教育”不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底色。这些视频号还向一些家长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只有不断的打压孩子所取得的成就,才能让孩子戒骄戒躁。然而,一味地打压不仅有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抑郁症,也会影响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5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比为30.28%。一些家长面对孩子升学压力的焦虑情绪可以理解,但绝不应当将焦虑传导给孩子。家长应当建立不良情绪的“防火墙”,善于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而不是将孩子视为问题。在一些有分歧的事情上,也要先听听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避免焦躁情绪。
教育的本质应当是点亮孩子们内心的灯塔,爱与被尊重是未成年人心理的两大主要需求。在家校教育中,适当的鼓励与不断的激励是塑造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以此为基础,孩子才能大胆尝试,突破自己,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