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来说,妥善安排好他们的日常生活照顾和护理问题,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表示,目前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的长护险筹资机制和服务体系,为陷入照护困境的家庭减压,实现失能失智老人“老有所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失能失智老人数量已达4500万。各地试点开展长护险制度过程中,普遍面临广阔的需求“蓝海”,更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目前长护险设置的服务项目,大多为日常生活照料和简单医疗护理,无法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个体化护理需求。”调研中刘俊彩发现,部分试点城市未将护理服务项目、待遇支付方式与失能类型、失能等级挂钩,还有的未结合失能等级制定专门的服务项目清单,也未对重度失能人员进行差别支付。
此外,在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的过程中,部分试点城市存在不向个人征缴或个人缴费责任尚不明确、单位和个人筹资未按同比例缴费等问题,且只有少数城市明确了长护险筹资的动态调整要求,存在医保基金运行潜在风险。
“我国多数城市的长护险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但因筹资渠道较为依赖医保基金,目前长护险仍未形成独立的筹资体系。”刘俊彩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已是箭在弦上,首先需要建立独立的筹资机制、明确各方筹资责任,降低长护险对医保基金的依赖程度。
为此,她提出尽快划清基本医疗保险与长护险的保障范围,根据不同城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实行多元筹资运行机制。“失能评估、项目设置、质量监管等制度也亟待统一标准。”刘俊彩直言。
据了解,进入2023年之后,国家医保局开始加速推进长护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落地。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可感、更可及的服务,是长护险制度的核心,而这一核心的主体是护理员。
“目前在49个试点城市中,长护险护理员总数比8年前大幅增长,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一些刚开始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城市来说,康复治疗师、健康照护师等老年康养方面人才依然紧缺。”刘俊彩说。
如何补上缺口?她建议研究失能等级评估管理、服务机构管理、辅助器具管理、长期照护师培训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扩充护理人才队伍,探索在专业院校增设养老护理等专业,与医养机构合作,定期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开展培训,为长护险制度落地提供支撑。
“此外还需要加紧研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确立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远景规划,统一制度框架、政策标准,规范管理运行。”刘俊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