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权益

深圳市政协举行“深聊会”,呼吁构建综合保障体系——

持续增进流动困境儿童福祉

本报记者 白杨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05日   第 10 版)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流动人口众多的深圳,随父母而来的流动儿童数量也不少,他们往往面临着教育、医疗、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其权益保障和福祉增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深圳市政协社会福利界召开关于“完善流动困境儿童保障、持续增进儿童福祉”的“深聊会”,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卓华在会上如是说。

会议汇聚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政府部门负责人等多方力量,共同探讨流动困境儿童保障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张卓华认为,流动困境儿童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均、家庭经济困难以及社会融入难等多重挑战。

“这些困境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还可能成为社会的潜在隐患。” 为此,张卓华建议,应加大对流动困境儿童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做好困境流动儿童兜底保障。此外,还需加强社区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共同为流动困境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这些措施,有望帮助流动困境儿童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发展。

“深聊会”上,多位委员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前瞻性的思考。市政协委员、红树林基金会发起人孙莉莉倡导通过文化力量为流动困境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和有利于成长的环境,通过电影等文化产品提升公众对困境儿童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她还建议深圳将未成年人保护打造成城市名片,提升深圳在儿童福利方面的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隆德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叶文学通过分享自己资助孤儿教育的真实故事,呼吁各职能部门承担起责任,慈善机构以及爱心个人积极参与,关爱困境儿童,帮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他表示,企业可以通过捐赠、设立公益基金等方式,为流动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帮助流动困境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会上,委员们提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家庭教育”。

市政协委员、社会福利界别召集人苏泽然认为,要帮助困境儿童走出困境,首先要关注其家庭功能和亲子关系,“因为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他建议通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治,帮助家庭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念,预防和减少儿童问题的发生。

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二级调研员潘争艳认为,“儿童问题往往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她提倡在婚姻登记、生育等环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将科学育儿理念植入到每个家庭中。“困境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力量的专业介入,包括心理辅导和专业戒瘾服务。”她建议构建一个全社会参与的儿童保护体系,特别是关注涉案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关护服务和职业教育。

市政协委员、罗湖医院集团居民健康管理中心(社管中心)副主任黄文静表示,“基层医疗在儿童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早期识别和干预困境儿童问题等方面。”她建议后续逐步完善已有服务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儿童保护打通“末梢血管”,确保儿童福利和权益相关政策的落地见效。

会上,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分别就流动困境儿童保障问题发表了看法和建议。他们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流动困境儿童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保障服务。

2024-07-05 本报记者 白杨 深圳市政协举行“深聊会”,呼吁构建综合保障体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427.html 1 持续增进流动困境儿童福祉 64,4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