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宝藏

探秘半山园

贺震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11日   第 11 版)

南京博物院东侧围栏与明城墙中间一片狭长地带,地名曰前半山园;后宰门街北侧的大片区域,谓之后半山园。前、后半山园的得名,均源于半山园。半山园的得名,则缘于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退隐后的居所。

在半山园,随着管理处主任丁莹娓娓动听的解说,我们慢慢穿越近千年的时光,走进王安石的世界。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复求罢相。之后,离开京城,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江宁,在城东择地建起了一个不起眼的宅院。从宅院出发,往西七里是江宁府城,往东七里便到了钟山。因而王安石给宅院起名为“半山园”,后来还自称“半山居士”。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王安石以“半山”为宅名,具有多重意味。“半山”既是地理位置的真实写照,又可能是他心境的曲折表达。

王安石在多年的仕宦生涯中非常廉洁,经济上并不宽裕。因此,他修建的半山园十分简陋,甚至连围墙都没有。也许在王安石看来,没有围墙,更便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这样,一座简陋的小宅院,成了一代名相的容身之所。卸下千斤重负之后的王安石,在此开始了陶渊明式的田园牧歌生活,实现了向文学和诗意人生的回归,进入创作丰收期,进一步夯实了他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在修明城墙时将半山园包入城内,被划为禁地,半山寺也渐渐荒芜,后屡建屡毁。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重建半山寺。咸丰三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再次重建。清末,端方任两江总督时,对半山寺加以修整,并建半山亭。1952年,刘伯承在南京创办解放军军事学院时,在半山园一带组建海军系。后扩充为海军指挥学院。几十年来,海军指挥学院对半山园进行过多次修葺。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900多年过去,王安石曾经居住过的房屋早已消失于历史的深处。面前的半山园是坐北朝南、青瓦白墙的两排中式平房,房前是一尊王安石雕像和一座文物保护碑。半山园的院门设在第一排平房偏西侧一边,门楣上刻着王安石题写的“半山园”三字。

步入房屋内,第一个展厅内的东侧墙壁上镶嵌着关于半山园的三块石碑。房屋呈东西两个院落,隔开东西院落的回廊墙壁上镶嵌着古今文人雅士的题咏石刻。北侧一排平房并排布设着两个展厅,展厅的三面墙壁上的图文,向人们讲述着王安石波澜壮阔的一生。两个展厅的布设均为中间一长方形条桌,四周围以椅子,是经常使用的会议室。因半山园不对外开放,平时鲜有游人,学院便将此地作为召开小型座谈会的场所。

半山园房舍的南面,有一水面约八九百平方米的池塘,便是当年王安石的放生池,想来当年王安石乘小舟往返江宁府的码头也该设在这里。由于水面漂满密密的蓝藻,无法判断深浅。在水塘与半山园房舍中间偏东的位置,有一口古井,周围用石柱和铁链拦了起来,不知是不是王安石当年的故物。

半山园的东侧,地形隆起成小山状直达明城墙。沿着石板路上行数十米,便来到了飞檐翘角的半山亭。站在亭中,透过树林即可俯视半山园全貌。亭子东侧树立的一块古碑上刻着《重修半山亭记》,石碑被玻璃罩罩了起来,保护得很是精细。

2024-07-11 贺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751.html 1 探秘半山园 64,7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