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美术

古意新境—刘广的中国画创作

邵大箴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19日   第 12 版)

万代长春 (国画) 全国政协委员 刘 广 作

山居四景之一(国画) 全国政协委员 刘 广 作

山居四景之三 (国画) 全国政协委员 刘 广 作

对艺术家来说,创作成功的要素无外乎有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传统知识储备和相当的功力修养;二是生活经验丰富的积累;三是探索精神的持之以恒。传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艺术启蒙和创造的起点。没有传统资源作为基础,艺术家犹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领。有传统经典指导,初步掌握前人积累的技能,再结合在现实生活中认真观察和领悟,亲自在艺术实践中加以印证,取得真切的体会,逐渐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下一步面临的考验,则是否有长期不懈坚持的耐心,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

我之所以欣赏刘广其人其画,就是感到他从艺的历程,他取得的艺术成就,正是在这三个方面做出艰苦努力的。他认真学习元明清古画,研究其笔墨、章法,通过笔临和意临的方法,掌握技巧,领会精神。在前人经典作品面前,他始终以虔诚的态度学习和研究,也清晰地认识到,前人的创作只能学习而不能模仿,正如齐白石反复告诫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知道,要做到学古人又不像前人,必须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刘广十分重视写生,以写生作为自己创作的基础。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广泛搜集素材。但他不是把写生素材直接移植到画面上,而是经过细心加工,经过艺术概括与提炼。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史、艺术修养创造的一种可以称之为诗意性抒情的山水画样式,如《江山如画》《夏溪行旅》《万里行舟》《凌霄论道》《登高远眺》等;另一种则是对祖国各地名胜古迹的描写,如《太行春色》《九华映日》《秀美红石峡》《阳朔之春》等。不论采用哪种样式,刘广都在作品中传达出可贵的古意。绘画中的所谓古意,实际上是用笔墨表达的传统写意精神。写自然景色,不客观照搬对象,而是根据认真的观察和体验,酝酿构思,突出表现画中的诗意性境界。

“诗意”是刘广山水画创作的主旨,他画中的诗意既来自于他在客观自然中发现的一种内在意蕴,也来自他内心由此产生的富有诗意的感情。每幅画似是客观自然景色,实际上更是他的独特创造,含有相当的主观色彩,是他心中的“丘壑”。

艺术创造的高度是由艺术家的功力和修养决定的,坚实的功力需要长期耐心地研磨方可获得。刘广是一位十分重视技艺的艺术家,技艺是硬功夫,又充满机智和灵巧,他几十年如一日琢磨如何用笔、用墨和着色,如何布局画面,如何构建理想的画境。他懂得画中“道”是通过技艺形成的语言表达,画家首先是一个“手艺人”,没有扎实的手下功夫,一事无成。他也深知,画家不能满足成为手艺人,而要提高全面修养,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他上下求索,学习传统,借鉴前人经验,在这当中,他悟到包括从事绘画在内的一切艺术创造,必须有宁静的心境,有持久的恒心,方能有纯正的品格。刘广的画中充盈着一种静气,正是这种静气使其与传统绘画精神相连,也正是这种静气,折射出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他的心情和追求,流露出他所处时代的印记,呈现出可贵的新境。

创作心态的宁静和绘画中的静气是艺术家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刘广埋头静心创作,讲究作品的艺术质量,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也因此才有了长城、黄河、长江等系列写生长卷的完成,画卷中刘广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视角记录、描绘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刘广明白艺无止境,艺术家永远走在探索的道路上。近几年,他正在探究自己艺术作品面貌如何更为多样、丰富,艺术语言如何更有时代感,在兼工兼写中如何表现更高的境界,取得更新的实践成果。刘广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未来更大的艺术成就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2024-07-19 邵大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117.html 1 古意新境—刘广的中国画创作 65,11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