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教育

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全国政协委员 施卫东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23日   第 10 版)

● 7月15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公报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为推进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本期特别邀请委员、学者分享相关思考。

——编者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聚焦改革的盛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大胆创新。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各高校要切实将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强基础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高校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培养更多的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各高校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教育评价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共同体,推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将企业工厂一线“真题”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打通科技与教育、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开阔学生思维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各高校还要营造科研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宣传老一辈科学家和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胸怀国家的优秀品质,激励青年学子树立家国情怀,主动肩负起科技创新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将爱国与科研、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使命驱动、责任驱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作用,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提升科学研究组织化水平,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各高校要立足各自学科优势,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建立建强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强化“从0到1”的原创导向、“从1到10”的应用导向,有组织地推进体系化、探索性、应用性的基础研究,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不畏挫折、敢于试错,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此外,要制定出台增强科研人员“干事创业”氛围的有效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开展科研的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科研人才,为人才搭建成长和展示舞台,全面夯实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力量,提升科研创新活力。

各高校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积极响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强校地、校企融合发展,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形成一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链,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改造,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校要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一方面要协同校内外优势资源,聚焦重点领域,与重点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参与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形成校企协同创新的攻坚合力,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技术优化等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服务,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前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建设,深度推进人才共享、科技共享、平台共享,推动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互联互通,构建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科技—工程—产业”的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发展格局,实现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工作高效联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持续、成系统的保障。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浓厚改革氛围,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勇攀科研高峰,推动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作者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南通大学原校长)

2024-07-23 全国政协委员 施卫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243.html 1 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65,2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