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健康

三中全会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指明方向

程凯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24日   第 10 版)

全会公报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中医药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几千年来呵护中华民族的健康。在漫长的人类史中,人类主动获得健康的历史非常短暂,从所有动物都具备的保护生命的原始本能,到伴随着文明而逐渐积累形成的经验医学,再到由实践到理论不断升华形成的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性著作的朴素理论医学,中医药知识与方法、实践与总结不断丰富,但其根本属性离不开华夏文明的文化属性,阴阳五行、整体观认识、天人相应、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等思想,彰显着文化对医学的深刻影响,从而赋予了中医药文化与医学的双重属性,亦成为中医药根植于民间,嵌入于生活,历经千年,生生不息,自我成长,与时俱进的原生动力,药食同源是最早的营养医学,节气养生是最早时间医学,经络穴位是最早的物理治疗,体质辨识是最早的遗传分析,脑肠轴理论与肠道菌群治疗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在伤寒论、温病条辨等古籍中多有记载,非典、新冠病毒仍应用有效,甚至现代医学所推崇的功能医学也来自对中药组方使用的启发,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此,将中医药学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所有中医药人肩上重重的责任,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药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并保护好我国中医药医疗资源与体系,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医药的继承要在广泛实践和现代科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继承,并在继承中不断发扬,强调创新,古今融通,中西贯通,保护的同时更贡献新的知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医药文化与知识的科普传播尤为重要,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向国内大众和世界传播,讲好中医故事,展示“中医针灸”这张世界非遗文化名片,构建更有效率的国际传播体系,促进人类健康共同体建设。

四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西医学交流是未来趋势与必然,中西医学相互交流,互融共生,是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人类的终极方向。

总之,三中全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我们应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积极行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贡献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2024-07-24 程凯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304.html 1 三中全会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指明方向 65,3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