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副刊

与马识途有关的一副春联

马斗全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24日   第 11 版)

1983年初,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等单位联合举办迎春征联活动,我也拟联参加了。活动所出上联为“碧野田间牛得草”,以当代文艺界三个知名人士名字组成,要求下联也为三个人名。

上联的“牛得草”,自然使人首先想到著名作家马识途。但是,“识”与“得”均系仄声,平仄不合,显然不能用。还因为“马”与“牛”太近,几乎属同一类,不宜属对,只好放弃。

后想到作家、诗人叶知秋。“叶知秋”对“牛得草”平仄正合。另拉来电影演员白杨和村里。于是,我投寄的应征下联为“白杨村里叶知秋”。自以为“白杨村里叶知秋”对“碧野田间牛得草”较宜,时间同为秋天,一为野外、一为村内,自然且合情理。

随后公布的征联结果,获一等奖的是“金山林里马识途”。我总觉得,除“马识途”平仄不合外,“金山”一词也显生硬。此外,就生活常理而言,树林里老马识途或马认得树林里的路,只是为对句而对,村中见杨叶飘落而知天下已秋,倒合情理,且还有点诗意。

我虽然心存疑虑,但又恐因偏爱己联而难分优劣,于是便给评阅人员中的名家王力、周振甫二位先生去信,以求得到一个放心的结论,或者教人信服的理由。同时也致信诗联名家山西大学教授罗元贞先生。

很快就收到几位老先生的回信。王力先生信中说:“我写这封信是声明我没有参加评阅。报上说王力等评阅是错误的。”言外之意,自己不对评选结果负责。同时还告诉我所听说的评审意见:“他们说叶知秋不如马识途有思想性。马识途虽平仄不合,但是可以通融。”

周振甫先生信中说,初选时没有选“叶知秋”,但在开会时谈到“叶知秋”,北大吴小如先生提出“叶知秋”对“牛得草”好,这才又回头去找“叶知秋”,拙联方得进入评审。研究时,有人认为“马识途”对“牛得草”好,并且提出“碧野田间”的词组结构是二二,“金山林里”也是二二,而“白杨村里”是三一,所以最终还是取了“金山林里马识途”。

罗元贞先生则认为“金山林里马识途”不如“白杨村里叶知秋”,因此还给中央电视台写信指出:“‘白杨’对‘碧野’,比‘金山’好。‘知’字是平声,比‘识’字好。下联全句比一等奖自然而合情理。”

那次征联评选,可以说见仁见智,转眼已过去40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些好笑。似这样的文字游戏之联,自己品味比较一番也就算了,当时怎么好打扰几位老先生。

王力、周振甫、罗元贞三位先生均早已作古,他们对一个普通参赛者、无名后生的负责精神,至今思来,仍然甚是令人感动。

只不知当时马识途先生知道这件事否,更不知他认为“金山林里马识途”好,还是“白杨村里叶知秋”好。

(本文作者曾任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

2024-07-24 马斗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306.html 1 与马识途有关的一副春联 65,30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