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与病毒有着特殊的“缘分”。
1928年,高士其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实验室做病毒试验时,器皿爆裂,不幸被感染。病毒通过他患炎症的左耳膜侵入小脑,从此给他留下终身不治的残疾。
学成回国后,高士其在刚创刊不久的《太白》杂志上看到一个新鲜的栏目“科学小品”,就好奇地翻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把他吸引住了,特别是周建人写的《讲狗》一文,让他印象深刻。高士其觉得用这种轻松愉快的文学笔调,撰写浅显易懂、富有情趣的科学短文,确实是一种好形式。受此启发,高士其也拿起笔来,接连写下《细菌的衣食住行》《我们的抗敌英雄》《虎烈拉》(霍乱)等文章。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但在发表文章时却署上了“高士其”。有人问他为什么改名,他解释说:“去掉‘人’字不做官,扔掉‘金’字不要钱。”
高士其的科普作品,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深受文化界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许多报刊纷纷约稿。从此,高士其开始了他科普创作的丰收年,先后推出《菌儿自传》《人生七期》《人身三流》《细胞的不死精神》《病的面面观》《霍乱先生访问记》《伤寒先生的傀儡戏》等100多篇科学小品和科学论文。不久,出版社又把这些作品进行分类,结集为《我们的抗敌英雄》《细菌与人》《抗战与防疫》。
全面抗战爆发后,高士其奔赴延安,成为第一位投奔延安的留美科学家。在延安期间,他用“科学诗”继续普及科学,唤醒民众。他的科学诗,是一种新型的文体,用他自己的话说:“科学中有诗,诗中有科学,科学就是诗,诗就是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又创作了70多万字的科学小品,写下了2800多行科学诗,出版科普著作20多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青少年朋友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
1999年,国际小行星中心把由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704号小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