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

“奥运热”背后的经济密码

本报融媒体记者 秦云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26日   第 11 版)

当地时间7月26日,备受瞩目的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拉开帷幕。这是1924年法国举办第8届奥运会后,时隔整整100年再次举办奥运会。

奥运会不仅仅是各国体育健儿的舞台,也是众多赞助商的营销秀场与制造企业的商机所在,与此同时“奥运热”还带火了“法国游”,不少游客都在借奥运会之机规划自己的“浪漫之旅”。巴黎奥运会折射出哪些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亮点?中国“体育经济”未来发展有哪些趋势?记者就上述问题约请相关委员、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体育赛事擦亮城市名片

由于奥运赛期正值暑假,不少人选择趁着假期体验一把“奥运热”。携程数据统计,中国旅客在奥运期间赴巴黎的订单同比增长105%,机票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巴黎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22%。巴黎奥运会期间,选择法国自由行的旅客更是较去年同期翻了5倍。

“近年来,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爱上体育、热衷体育。竞技体育魅力无限,加之体育消费黏性强,由此带火了此次法国旅游市场的繁荣。”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丁亚琳分析说。

巴黎奥运会将在塞纳河上举行开幕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不在体育馆内举行开幕式的奥运会。比赛期间,从凡尔赛宫到荣军院,从协和广场到埃菲尔铁塔,这些著名地标将变为临时运动场,迎接全球观众。整个巴黎将被改造为一个大型体育场,体育赛事被融入整个城市。

在丁亚琳看来,城市文化和体育赛事的有机结合,让巴黎奥运会不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赛事,而成为一场以体育赛事为内核的文化活动,巴黎奥运会成为巴黎进行全球城市营销的重要载体。“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展示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城市加强对外交往、提升城市影响力、关注度、美誉度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体育赛事对于旅游业的助推作用有目共睹。奥运会已经从为公众、城市和地区发展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长期收益,逐步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延庆区体育局副局长柳千训同样认为,奥运会举办期间赴法国的数百万游客,还有后奥运时代再访巴黎奥运场馆打卡的新游客,会持续给法国旅游市场带来促进作用,也间接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旅游业产生溢出效应。

奥运背后的体育经济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体育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新引擎。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3008亿元,增加值为13092亿元。

在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体育用品企业,“中国制造”愈发受到国际体育用品市场的青睐,在重大国际赛事中经常能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此次巴黎奥运会上,乒乓球比赛的官方指定用球,由广州一家体育用品企业生产;乒乓球台和配套设施则来自上海一家企业;奥运风帆水翼赛事项目唯一指定生产商,是一家来自湖北荆州的科技型企业……

与此同时,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至2月份,义乌对法国的出口额达5.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体育用品的出口同比增长了70.5%。

作为首个与国际奥委会合作的中国体育运动品牌,近年来,安踏利用“奥运经济”在推动品牌全球化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全球业务占总业务比例达35%。“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要坚定国产品牌全球化的信心、坚定先到主要市场将组织建立起来、坚定投资、坚定在欧美市场有所作为。”不久前,全国政协常委、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参加了巴黎奥运火炬传递,他表示,在提升自身实力与品牌价值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把奥林匹克精神传递给每个消费者,并持续以奥运科技赋能大众运动装备。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近年来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部分领域产品的技术创新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与产业相关的新材料、装备制造、基础元器件、半导体芯片等方面的发展还存在瓶颈。”在柳千训看来,需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有效协调,加快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时下,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运用,催生了新的体育运动方式,体育消费呈现出从单一化向综合化、个性化发展,覆盖人群也向多个年龄段扩展的特点。比如,利用虚拟技术,可实现虚拟数字场景与真实运动世界的联通,为运动者提供沉浸式体验。

“运动方式的改变对运动装备提出了新的需求,企业要在品牌化和专业性上发力,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丁亚琳建议,还要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标准高质量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体育流量变“留量”

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夕,贵州榕江举办了一场极具烟火气的“村奥会”,既有传统竞技项目,也有“旱地龙舟”“剥玉米比赛”等趣味活动,掀起一场全民体育狂欢。“‘村奥会’颠覆了传统奥运形象,创造了一种新的乡村体育和乡村‘奥运’范式,将奥林匹克精神巧妙地融入百姓的日常之中,为乡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柳千训表示。

在柳千训看来,对地方而言,村奥会走进贵州榕江县、山东菏泽、广东惠州、浙江温州等地,不仅收获了游客流量,也为当地经济发展赋能。平台进行体育内容的生态建设,会积累更多经验,对于以后和国际赛事达成内容合作也有所助益。“为了避免让这类特色体育活动成为‘一时的狂欢’,还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的需求为中心。”

除了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在中国,老百姓身边的体育赛事逐渐增多,如马拉松赛事、村BA、夏季水上运动等,各地借机抓人气、聚流量,着力构建文体旅融合新场景。而且每逢重大体育赛事,赛事经济都会持续升温。

如何将体育流量变“留量”,爆火变“长红”?

“各地在发展体育运动、举办体育赛事上做了不少文章,但如何做出特色仍需深入思考。”丁亚琳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地方体育文化和体育运动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打造体育品牌,对公众形成持续吸引力,同时注重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办赛机制,体育引流搭台、文旅商业唱戏,推进文旅体商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要求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赛事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和健身需求。

“举办更多群众身边可及的赛事,能有效激发全民健身热情,激发潜在消费。”丁亚琳呼吁,要加强群众健身指导,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同时增加多元化的健身服务与赛事供给,补足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短板,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高增长的健身需求。

“我们身边的旧厂房、旧仓库、公共建筑的屋顶……有许多地方可以进行重新评估,改建为适宜群众健身的场地。”对此,柳千训认为,借助“奥运热”,要发挥体育部门的专业资源优势,统筹各部门和社会多方面力量,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实现体育的公共服务价值。

2024-07-26 本报融媒体记者 秦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433.html 1 “奥运热”背后的经济密码 65,43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