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贡献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力量

——全国政协“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 吕巍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30日   第 03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加强人才自主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高校是人才聚集和科技创新的高地,肩负着科技创新和自主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发展重塑、教育教学要素整体优化、教师能力提升,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时代课题。

7月29日,由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与民盟中央共同承办的“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专家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话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为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政协力量。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更高水平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打造全过程育人体系,这是与会政协委员和专家的共识。

高考是我国大规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几十年来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看来,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紧迫形势,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比如,在考核内容上,目前的高考偏重考查知识记忆,对于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思辨能力的考查明显不足;在评价体系上,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还比较单一;在培养贯通上,中学和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和贯通也还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谭铁牛表示。

他建议,丰富考查方式与内容,推行创新与实践能力考查试点。加强综合评价及结果应用,健全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支持不同成长方向、不同发展志趣的人才人尽其能,强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融通,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也认为,应建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贯通机制,在理念衔接、多元选拔和资源前置等方面下功夫,源源不断培养杰出人才。

“我们需要在人才成长的全链条从重知识向重兴趣、重潜力、重素质转变,将创新意识实实在在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思考辩论和体验领悟。搭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联盟,进一步探索更多样化、常态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前置项目,为中学生提供走进实验室、初步接触科研的机会,以及与不同国家、语言、文化背景的同龄人相处的机会。”施一公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少将、教授王怀民结合他所在的国防科技大学顶尖科技人才自主培养实践,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问题,建议把本硕博贯通培养部署在长周期国家大工程之中实施。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坚持长期主义,在银河、北斗等长周期国家战略工程中实施本硕博贯通培育,鼓励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在一个方向上持续深耕6—8 年,毕业后加入团队接续研究,进而成长为新一代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比如王飞雪教授就是从本科2年级开始加入北斗团队已近30年,把卫星微弱信号快捕精跟技术做到极致,做到世界最好,成为我国北斗工程的年轻领军人才。”王怀民表示。

塑造人才培养生态

人工智能时代,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关键要有人才支撑,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主动变革。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再一次进入了新的“前沿探索区”,“人工智能+教育”正推动千人一面的传统培养范式向千人千面的个性培养范式转变,这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认为,应发挥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与模型决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开展卓越工程人才能力模型建设。同时,发挥能力模型对人才培养评价范式变革的反哺作用,以全过程教学数据采集、整合分析,助力教情、学情评价实时反馈,引导学生个性学习、教师精准施教。

全国政协常委、昌平国家实验室主任谢晓亮曾经在哈佛大学执教20年,6年前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2020年起担任昌平国家实验室主任。迄今为止,他的课题组已培养出50余位国际一流学府的教授,不少人作出了原创性的杰出贡献。“北大的本科生在聪颖、勤奋和发展潜力上都不逊于哈佛,但研究生后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就拉开了差距。为什么?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术风气和生态环境的问题。”谢晓亮直言。在他看来,我国学界对CNS(顶级科学期刊)追捧过甚,科技宣传也存在普遍的浮夸,导致科学家们急功近利,追求发CNS、戴帽子、拿诺奖,甚至有些高校对此变相给予物质奖励,“这些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绝不是好的导向和生态”。

“我们要让青年人才敢做大问题、研究真问题,甘坐冷板凳、奔星辰大海,而不是让他们在‘内耗’中走向平庸。建议引入小同行评审为主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级评奖制度,并向有自主原始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倾斜资源,鼓励他们勇挑大梁。”谢晓亮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围绕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工程化培养环境。“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解决好‘企业主导什么、怎么主导,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怎么深度融合’的问题。一流大学与领军企业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的过程中和有组织科研的环境中培养创新人才。”

在他看来,破“四唯”关键在立新标,应完善适应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型毕业评价标准,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作为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考核内容,允许用技术迭代、成果转化、产品创新、产品设计等代替传统学位论文。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关注的是教育评价改革问题。他在调研中发现,受目前高教评价体系、资源渠道等多重因素影响,教师有序流动的强度与范围有限,高校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人才协同培养、国内学生校际交流等方面离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的差距也较大,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建议以学科建设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有效有序的跨校教师流动机制;以岗位轮换推进教师结构优化,构建符合知识创新传承特征的合理梯队;以校际联动推进国内学分互认,构建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创新机制。”丁光宏表示。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决定》提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为高校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提出,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发展重点学科和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着力抓急需、关键和战略领域,瞄准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从国家层面建立优先支持的领域方向,不宜全面开花。”薛其坤说。

“应把约束和挑战转化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前沿课题,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问题的探索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王怀民表示。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曹卫星也认为,应瞄准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卡脖子”短板领域等产业创新需求,强化高校学科专业前瞻性布局,围绕地方现代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升级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同时,加快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优化,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层次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规模,有序扩大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招生规模。”曹卫星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提出,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地方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重点打造以产业园区和地方院校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统筹相关部门建立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加强对未来人才需求结构变化预测,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让经济增长点立于优势专业之上。在激励与扶持并重,健全政策制度体系的同时,拓宽成才通道,加强新质人才培养。”蔡光洁表示。

与会政协委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在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征途上,高校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4-07-30 本报记者 吕巍 ——全国政协“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530.html 1 贡献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力量 65,5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