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培育农村新竞争力 推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齐成喜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30日   第 05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的任务之一,从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城乡发展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而形成的城乡互补互促、协作协同发展的新型社会形态。它既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发展现代工业,我国长期坚持计划经济的工农剪刀差和限制农民进城户籍制度等政策,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乡的巨大差距而形成的虹吸效应,促使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向城市聚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的文件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态势开始显现,但实际上收入的绝对值还在加大。主要原因是发展要素向城市流动多、流向农村少,公共资源城市分配多、农村分配少,城市居民分享发展成果多、农民分享少,从而形成城乡发展巨大鸿沟,城市虹收效应加剧城乡差距。因此,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才能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区域间发展要素实现良性互动、融合发展,要求区域要具有各自优势。当前要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在资源、环境、文化、政策等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合理利用“三支手”,形成乡村整体优势。要合理利用“市场无形之手”的资源配置决定作用、“政府有形之手”的有效作用和“社会友情之手”补充作用,破除要素流动障碍,实现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发挥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优势,悠久的农耕人文优势,乡村振兴政策,培育与城市互补的新模式新产业,成为吸引各种要素汇聚新阵地。合理利用政府有形之手,用好扶持乡村发展的规划、投入、治理等政策,缩小城乡差距、调节市场失灵,促进要素流动。激发社会有情之手的作用,动员城市、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力量,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全面支持乡村振兴。

激活农村“三块地”,形成乡村创业的载体优势。通过对农用地的改革形成粮棉油、肉蛋奶、水果蔬等农产品稳产高产高效安全的长效机制,成为吸收资本下乡、发展产业的主阵地。要给予在农村建设用地上创业的特殊政策,吸引各类创业主体汇聚乡村,成为创新的新高地。

提高“三类人”素质,形成乡村发展人力人才优势。要加强务农农民文化知识、科技技能和政治能力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要扩大农村学生义务教育年限和高中比例,提高乡村人才人力储备。要加强乡村老人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厚植乡村人才人力培育的基础。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还需推动深化改革和健全制度相结合,建设长效机制。可以县域城镇化为切入点,开展城乡融合试点。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带,选择有条件的县,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全域土地、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全域内综合服务能力,把县域示范区建成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总结试点经验和问题,逐步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制度,特别要建立惠农强农制度、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制度、宅基地制度、支持农村发展基金制度等,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应用,形成城乡统一的治理体系。逐渐提高治理能力,建立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形成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24-07-30 齐成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537.html 1 培育农村新竞争力 推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65,53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