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部署一系列农村改革新战略新举措,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习近平“三农”思想,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2年,是重“三农”、谋“三农”、兴“三农”的12年;是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12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用有限资源稳定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的12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不断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000多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端牢中国饭碗,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建成面积超过10亿亩,农业机械化全面提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培育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农民合作社200多万家,超过百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改革动能强劲,印发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重要文件,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由蓄势聚能向全面发力的深刻转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农村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不断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这些成就和变革,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跨上了新台阶,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客观来看,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但与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目标和世界农业强国的发展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核心技术与国外有差距、设施农业亟待发展、农业产业韧性不足、生态价值尚未充分转化、农产品竞争优势不强等方面,而这背后则隐含着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的生产效率差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相适应、市场和政府运行统筹协调不够等深层次原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航程,也为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机遇新契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紧盯农业现代化中的矛盾问题,突破思想桎梏和发展困境,稳守底线、稳慎推进,因地制宜、创新驱动,注重效益、控制成本,以驰而不息的改革引领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速。
一是定基调:锚定农业强国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各项部署,聚焦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进一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是固底板: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始终从政治高度、历史维度和国家安全维度全面深化粮食安全思想认识,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生产指导服务,稳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着力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和主产区的积极性。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三是锻长板: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构建科学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健全多主体融通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各类主体之间的有机合作;加强对小农户的扶持、改造和提升力度,强化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是补弱项: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着力突破农业农村关键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聚焦黑土地保护、土壤质量提升等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创新科研组织方式,突破农业“卡脖子”技术,强化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主体地位,打造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五是强韧性: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强化提升产业韧性。农业要强,产业链必须强。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产业韧性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民增收增益。充分挖掘农业农村资源,培育壮大现代种养业、乡村特色产业,多向提升乡村价值;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发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
六是优机制: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优化城乡要素配置。进一步调整完善工农城乡关系,着力消除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打破城乡要素市场二元性,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积极创设城市资源要素向乡村有序流动的有利条件,注重破解城乡要素权利的不对等、收益分配的不公平,以及城市对乡村的“虹吸效应”等问题,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