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副刊

民进人写童书

赵文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31日   第 11 版)

1949年的郑振铎(左)与叶圣陶

五四时期,国外童书大量被译介到中国,格林、安徒生、王尔德等外国作家的童话,一度成为童书的“正宗”。1908年,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孙毓修策划并主编“童话”丛书,丛书汲取西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天方夜谭》中的经典故事,并参照一些西欧童话传说进行再创作,编写了《无猫国》《大拇指》等童话,被茅盾誉为“中国有童话的开山祖师”,推动了我国童书业发展,但是我国本土原创童书仍处于匮乏状态。

在童书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民进前辈的身影。

我国现代原创童话的拓荒

民进中央原主席叶圣陶不仅担任过小学教师,而且担任过长达60余年的编辑,同时他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1921年,他在江苏甪直任小学教员,受到好友、正在筹办《儿童世界》的郑振铎的邀请,开始创作童话。叶圣陶创作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发表在《儿童世界》。《小白船》寄托了作者爱与善的希望,富有童趣又深寓哲理,受到小读者喜爱。叶圣陶接着创作了《傻子》《燕子》《一粒种子》《稻草人》等童话,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结集出版,名为《稻草人》。叶圣陶后来陆续写下《月姑娘的亲事》《最有意义的生活》《鸟言兽语》和《火车头的经历》等童话,并出版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

鲁迅评价《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叶圣陶的童话创作注重以儿童为本位,在当时有限的原创童话中,叶圣陶的《稻草人》无疑为我国童话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稻草人》被很多当代学者认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而叶圣陶也被称为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散文创作

为我国本土原创童书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另一位民进人是民进中央原名誉主席冰心。她是一位对儿童有爱与理解的、特别胜任儿童文学的女作家,她认定,“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冰心将自己1923年至1926年在美国游学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忆写成随笔式记录,以“通讯”形式陆续发表在《晨报副刊》上,1926年由北新书局结集出版,这就是《寄小读者》。《寄小读者》问世以来,不知感染、激励了多少幼小纯洁的童心,长时间领跑我国现代儿童散文畅销榜,如今不仅仍在再版发行,而且被选入教科书。《寄小读者》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儿童散文的崛起与成熟,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享有特殊的地位。

郑振铎也有不少散文对少儿读者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仍有多篇闪光于小学课本。一篇是他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猫》,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情深性挚,哲思醒人;另一篇是《燕子》,通过描写南归之燕寄托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此外还有《鸬鹚》等。叶圣陶创作的《爬山虎的脚》《荷花》等,也是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散文名篇。

生动活泼的少儿诗歌

民进人创作的儿童诗歌也在我国童书出版史册上留下了痕迹。首提者应为郑振铎,他在大学期间就写下“我是少年!我有如炬的眼,我有思想如泉”等新诗名句,至今被引用无数。创办《儿童世界》期刊之后,他更是专门创作了不少儿童诗歌。他曾在《雪潮》的《短序》中表达过自己的诗歌理念:“诗歌的声韵格律及其他种种形式上的束缚,我们要一概打破”;“我们要求‘真率’,有什么话便说什么话,不隐匿,也不虚冒。我们要求‘质朴’,只是把我们心里感到的坦白无饰地表现出来,雕琢粉饰不过是‘虚伪’的遁逃所,与‘真率’的残害者”。他的儿童诗歌体现了他的这些诗歌追求。

郑振铎还用诗歌形式写过儿童诗剧《风之歌》。全剧分“北风起了”与“风做了什么事”两段,由四个学生分别担任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用诗歌告诉小朋友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风带来的不同自然景色与动植物的生活变化,寓科学知识于儿童剧作,而又巧妙地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农夫》是郑振铎创作的又一新鲜别致的儿童诗。这首诗是专供儿童做游戏用的,作者在“自注”中要求小朋友要“一面唱,一面用双手须作撒麦,打麦式”的动作。此外,为配合学校音乐教育,郑振铎还专门写了用于歌唱的优美儿童诗,这些诗由许地山配上曲谱,很受孩子欢迎。郑振铎对儿童诗的这一特殊样式的探求与开拓,大大丰富了儿童诗的创作。

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其中有大量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被少儿读者喜爱,“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世界便小了”等经典诗句,不知启迪和劝勉了多少成长中的孩子,其中不少章节被选编入中小学课本,并常常被运用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

叶圣陶曾创作儿童诗《小小的船》,诗句柔和温馨却具有穿透时空的强大之力,“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作为中国孩子学习语言的启蒙诗被传唱。1921年,在甪直当小学教员的叶圣陶创作的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儿和影子》:“儿见学生体操,归来教他的影子,他两臂屈,伸,上举,垂下……你可懂了……儿总不厌烦,一遍一遍地教,一遍一遍地问”。给那些对影子有了足够认识的大孩子看,他们或许能理解其中的幽默,并体会到讽刺模式带来的乐趣。叶圣陶还创作儿童歌词,如许地山作曲、叶圣陶作词的《蝴蝶歌》《白》等。

另一位民进会员、历史学家顾颉刚创作了《吃果果》《老鸦哑哑叫》等儿歌。这些儿歌取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语句组织也简单,合乎儿童口语,适合年龄偏低的幼儿期儿童唱诵。如《吃果果》写道:“排排坐,吃果果,爹爹转来割耳朵。称称看,二斤半;烧烧看,两大碗。吃一碗,盛一碗。门角落里斋罗汉。罗汉不吃荤,豆腐面筋囫囵吞。”这首儿歌经历若干改编、变身为多种版本,至今仍在幼儿中传唱。

民进人对其他童书体裁的开拓

民进人对现代本土原创童书创作,不仅有童话、散文、诗歌,而且涵盖了儿童绘本、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科普作品等方面。

郑振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儿童图画书《河马幼稚园》,行销了一个世纪,仍在再版发行,后起模仿者不计其数。很多学者评价它是中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儿童图画故事,有人将它看作中国儿童绘本的鼻祖。郑振铎在20世纪20年代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成员包括叶圣陶等民进人,其中不少作家加入了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尤其郑振铎在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和担任《小说月报》主编期间,以约稿形式,凝聚了一批作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催生了一批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诞生。

1920年,冰心创作了童养媳题材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安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写乡下童养媳翠儿的非人生活,充满对封建童养媳制度的愤怒控诉,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冰心不仅呼吁作家们投身儿童文学创作,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创作了日记体儿童小说新作《陶奇的暑期日记》,1956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也创作了反映童养媳生活的短篇小说《阿凤》,还有儿童小说《一个练习生》《寒假的一天》等。叶圣陶还为小学生创作《蜜蜂》《风浪》两部儿童歌剧,均由何明斋设计舞台动作并配曲,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几年后又被收入《小学生文库》。

民进早期会员中还有一批科普作家,他们创作了一批适合少儿阅读的科普文章,有的至今仍存在于中小学课本中。20世纪20年代初期,民进中央原主席周建人到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主要担任中小学动植物教科书、自然科学小丛书的编辑,由他编写的教科书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曾长时间为中小学所采用,对普及科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

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半月刊创刊,开辟了“科学小品”专栏,邀请的作家包括民进会员贾祖璋、周建人等,用轻松愉快、浅显易懂的文学笔调,撰写富有趣味的科学短文。周建人在《太白》发表了《白果树》等科学小品。贾祖璋1934年写了科学小品《萤火虫》,1936年开明书店出版科学小品集《生物素描》,收录此前几年写的20余篇科学小品,抗战期间创作的宣传抗日救国的科学小品则于1942年集成《碧血丹心》出版。

民进作家对中国本土童书原创的坚持几乎没有间断过,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当代民进会员中,不仅有知名少儿文学作家汤素兰、杨红樱、黄蓓佳、伍美珍、迟慧等和她们开创的各具特色的原创品牌,还有赵丽宏、庞余亮等著名作家,以凝满爱意的情怀和极尽细腻的笔触创作出优秀的系列原创少儿文学作品。

(作者系民进中央《民主》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

2024-07-31 赵文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615.html 1 民进人写童书 65,61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