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刘雷: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以驰而不息的改革引领加快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05日   第 03 版)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提出诸多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重大谋篇布局、新的重大原则、新的使命任务,从中读出了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读出了系统科学的改革韬略,读出了直击问题的改革导向,深刻感受到这次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从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初步学习情况看,要紧盯农业现代化中的矛盾问题,突破思想桎梏和发展困境,稳守底线、稳慎推进,因地制宜、创新驱动,注重效益、控制成本,以改革精神引领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速。

为此,建议:

一要把握“稳”与“进”的着力重点。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要始终稳住“国之大者”、国之命脉,守牢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要以改革适应时代变化,着眼未来构画建设新时代乡村,通过推进农村现代化,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以改革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机械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推行会种地的种地、适合种地的种地、科技赋能种地、适度规模化种地,回答“谁来种地”的时代之问;要以改革扭转农村发展理念,由建设农村向经营农村转变,办好乡镇小学,建好与市县挂钩的医共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布局做强产业,提升公共服务,营造“老青幼”共同享受现代生活的美丽幸福乡村。

二要兼顾“大”与“小”的愿望诉求。对内,要紧贴“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既要有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机械化智能化农业,发展大农户、大农业、大粮仓,也要保护小农户利益,为他们种粮致富谋出路,构建小农户进入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渠道。对外,我国进口农产品较多,要统筹平衡好大局需要和农民利益。对此,要一手抓宣传引导,一手抓政策改革,在稳粮价增收益、科学实施粮食生产补贴、完善粮食主产区奖补政策、优化农业保险赔付机制等方面综合用力,让农民利益切实得到维护。

三要掌控“快”与“慢”的发展节奏。农村是个慢变量,改革中要保持历史耐心,在推进农村现代化特别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等不得、慢不得,在产业发展、土地制度改革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问题上要稳得住、进得好。要把握节奏,产业发展要快,规划指导更要沉下心来做。

四要推进“城”与“乡”的全面融合。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党政主导、千万群众主动打造。省市要牵头指导,提高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推动城乡并联式、一体化发展,丰富内容、拓展维度、增强耦合。同时,要认识到农村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不能简单复制城市化经验把农村建成城市,而要建设与城市相融互补的中国式现代化农村,运用“千万工程”理念,形成有目标引领的、符合各地实际的、具有千万种模式的振兴路径,宜农宜牧地发展农业、生态优美地发展文旅、历史厚重地挖掘人文,做到既有统一规划,又有分类指导,形成千姿百态的新时代乡村记忆。

五要实现“产业”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在产业改革升级中,要发展适合农村的、联农带农的、可持续性强的产业,形成带有乡村记忆、享受农村味道、农民就地就业的产业模式,构建引领性、保障性产业体系,破解资本受益多、农民增收不明显的现实问题。

六要形成“竞争”与“成本”的动态平衡。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符合规律、因地制宜的经验,充分尊重人口流动现实和乡村不同现况,对不具备现代化条件的,逐步引导向便于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布局、公共服务延伸的中心村聚拢,将一些人口聚集度高、交通便利的大村发展成为村镇,降低乡村振兴和农村生活成本,打造低成本、高质量的幸福环境,以低消耗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08-05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刘雷: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783.html 1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以驰而不息的改革引领加快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65,78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