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潘碧灵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06日   第 05 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和根本动力,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个领域坚持推进革新,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物质底座。脱离发展谈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本末倒置,只有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生态文明建设才不是“空中楼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一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严把准入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项目盲目上马;二是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提升生产力的含“绿”量;三是要进一步落实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和污染排放的“双主体”责任,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升级,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效益好的企业发展新模式。

坚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体制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建设是主线,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法治化,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形成涵盖宪法、生态法典、部门法和区域生态环境法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二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标准基准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环境基准体系,为精准治污和科学治污提供有力支撑;三要进一步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等。

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弘扬中国特色生态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是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文化产业和产品因其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等优势和特点,天然具备绿色低碳属性;二是充分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生态文化,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固本节用”等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石;三是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形成生态文化空间体系,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

坚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倡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走好美丽中国建设的群众路线。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要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一是积极培育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通过开展全国生态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二是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不断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生活不断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的篇章。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

2024-08-06 潘碧灵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838.html 1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65,8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