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让我们传统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之余,也深感自身使命之重大。
我个人从艺30多年,在基层院团带队伍、做管理也有多年。我深深感觉近10年来,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在神州大地扑面而来。
守正是核心,创新是活力
众所周知,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戏曲300多个剧种,每个剧种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如果都是千人一面,又谈何戏曲艺术的多姿多彩?因此,戏曲传承必须紧紧抓住戏曲艺术的审美内核和剧种特点,这是戏曲院团的安身立命之本。以昆曲为例,深厚的文学性和表演的细腻是最大特点。如果连这些根本都把握不住,就难以称其为昆曲,更谈不上“保护”和“传承”。
2017年上海昆剧团举全团之力,凭借扎实完备的人才队伍,以守正创新的气魄创排《临川四梦》。重量级的四本大戏登台全球20余个城市,不仅向汤翁逝世400周年献上厚礼,而且向世界有力传播了中国声音。2022年,我们从研究原点出发,探本溯源、钩陈史料,创排55折全本《牡丹亭》。一部作品孕育了一朵“梅花”、一朵“白玉兰”,青春亮丽的又一代青年人含苞怒放。该作品被誉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最新提炼成果,为弘扬文化自信递上了坚实有力地抓手。
上海昆剧团对于经典剧目的创排历来本着“尊重经典、致敬先贤”的敬畏态度,与此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下观众欣赏习惯和演出市场惯例,在传统基础上做了大量革新。例如,《临川四梦》在舞美上四场大戏一堂景,配合剧场压缩了装台时间,有效控制了道具运输成本,使得这样一部鸿篇巨作获得了更多的商业演出机会。全本《牡丹亭》采用了360度转台,最大程度控制迁景时间,使得连续三个晚上共同呈现55折戏成为可能,也兼顾了现代观众快节奏的欣赏习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培养观众打基础,年轻化激发活力
早在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都成遗产了,那是不是就要像文物一样被送进博物馆玻璃罩里保护起来?我认为,锁在玻璃柜的文物不能很好地发挥传播教育作用。舞台艺术,只有足够多的观众,才能真正活起来。
舞台艺术的生命力就是表演给观众欣赏,一个没有观众的剧种是没有希望的。
那么,观众从何而来呢?以我在上海昆剧团的实践来看,培养观众就是培养市场。只有市场收获了一定数量的观众,这个剧种生命力才会兴旺。上世纪90年代,戏曲艺术经历了门庭冷落的低潮。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启动了“戏曲进校园”等一系列普及演出。直到今天,上海昆剧团每年演出场次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各个学校完成,从幼儿园到大中小学。我们的足迹踏遍上海全市,也包括全国各地,甚至到了新疆喀什。上海昆剧团的昆曲FollowMe坚持16年,培养了3000名热心观众——“昆虫”。他们中的朱韵雯、钮奕文等小朋友在全国“小梅花”和上海市“小白玉兰”等比赛中摘金夺银。在上昆各地巡演中,这些“昆虫”的身影也随处可见,他们甚至跟随上昆自费远赴德国、日本等海外城市为昆曲打call。
实践证明,公益普及在孩子们心目中撒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将来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是昆曲最忠实的拥趸。他们不仅喜爱昆曲,而且愿意为之消费,这样的良性循环为戏曲艺术拥抱市场,真正走向复兴奠定了基础。这些青少年跟着上海昆剧团一起成长,改变了大家认为的非遗观众都是“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局面,他们的朝气更加激发了戏曲艺术的活力。
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做大做强
文艺院团的天然使命是艺术生产。搞艺术创作很难,把艺术产品推向市场更难。单个文艺院团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更迫切需要院团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从而实现做大做强的愿望。在横向关系上,各家兄弟院团抱团取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上海昆剧团坚持和全国昆曲院团搞“三地联动”,分享更多商业演出机会,进一步壮大本剧种声音。夏季集训开展业务大比武,邀请外团参与,增强青年演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有效促进了专业水平的提高。
不仅本系统的单位加强联合,也要注重系统以外、各个层面的多方位合作。在上海市教委文教合作办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昆剧团和同济大学联合制作的学生版昆曲《长生殿》,全部由非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担纲主演,系全国首部非专业大学生完成的昆曲大戏作品。其表演古朴典雅,满堂青春活力,让全国专家为之惊叹。这也是昆曲普及结出的又一枚沉甸甸的成果。
在纵向关系上,院团和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争取理解支持。在上海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的指引下,有幸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上海昆剧团在全国院团率先启动了学馆制。在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邀请全国老艺术家对本团青年人才分行当有针对性地予以专门培养,每期学馆制为期三年,传承六本大戏和100出折子戏。这些举措使得上昆青年人才获得了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上海昆剧团2023年3月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00年的昆曲与600年的故宫,两大非遗结成联盟,围绕学术、剧目创作、文化传播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抒写又一段戏曲艺术“跨界、破圈、融合”的佳话。今年金秋,双方合作开发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即将精彩亮相,深藏于故宫的昆曲文本尘封多年以后,第一次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这样千古难逢的佳话怎能不让人期待?
十年时间,上海昆剧团共计获得国家级荣誉奖项37个,包括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称号、文华奖、梅花奖等重量级奖项以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等国际大奖,2014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2018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一系列奖项的取得,离不开全团的拼搏进取,更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呵护。
回首走过的路,特别是这十年的历程,让人分外感慨。我个人也曾经历过戏曲艺术的低潮,与今天的欣欣向荣的局面相比,我有十足底气地说,当下正是传统文化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身处其中,要感恩这个时代,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时机,努力捧上更多代代相传的优秀作品,让文化自信更加枝繁叶茂。
兰韵飘香,培风图南。我们面向远方,步履坚定而从容。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