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准确把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 郑富芝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09日   第 01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改革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撑。评价是导向更是牵引,在教育诸多改革中教育评价改革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再次强调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评价改革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比如,分数至上的观念还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学校、家庭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存在,一些学校以中高考成绩奖励师生,公布、宣传中高考高分学生等短视行为还时有发生;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能力还不足:在破“五唯”后如何结合实际建立新型评价机制,有效激发教育活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针对性、创新性举措还不多;协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地方和部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还存在不平衡现象,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着眼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总目标,把教育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

第一,要准确把握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教育评价改革涉及到许多重大问题,要妥善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确保改革不跑偏,取得真正的效果。

一是把握方向性,强化价值引领。教育评价的本质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在一些涉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以及办学方向的评价上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改革教育评价,仅从技术上改进、数量上做加减法是远远不够的。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样的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和前提,因此,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放在首要的位置,要坚持教育评价的社会主义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性质、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确保教育评价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把握科学性,强化专业支撑。教育评价改革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专业技术问题。目前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以及技术开发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严重制约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评价当中的许多做法还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致使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评价改革要尊重科学规律,特别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防止拔苗助长,急功近利。要深入探索建立分类多元、科学有效的新型评价机制,在破除“五唯”后,要妥善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注重技术赋能、强化专业支撑,不断提升推进评价改革的能力水平,确保改革的成色和效果。要坚持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主体,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推进评价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忌只把教师作为被动的评价对象。要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有组织科研方面的评价机制,依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评价机制进行改进和探索,强化目标导向,鼓励多方合作,为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给予充分保障。

三是把握协同性,强化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涉及的主体较多,地区、学校差异也很大,改革的进度也不一。教育评价改革的一大特点是改革需要整体性、系统性推进。因此,要从整体上加强谋划和推进落实,统筹推进好党委和政府、学校、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各类主体评价改革,不断汇聚更强改革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协同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结合职责,狠抓方案落实,整体形成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合力,加快推进改革工作部署在各地各校落实落地。

四是把握长期性,强化生态建设。教育评价改革既涉及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更涉及到重大利益的调整。因此,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既要紧盯当前改革中的棘手难题,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又要加强对教育评价改革前沿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凝练提升教育评价改革经验,形成可推广、可示范的教育评价理论、政策制度体系和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强化评价改革的引领性。要加强容错文化、长周期评价文化建设,克服教育评价的功利化、短视化、工具化,营造和谐的教育评价生态。

第二,要准确把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难点。教育评价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在“树立”上下功夫。当前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重科学履职,树立长远发展的政绩观。教育评价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关键是如何看待教育发展、如何看待教育成就。党委和政府既是推动评价改革的主体,又是评价改革的对象,其履职观念和方式决定着推进评价改革的力度和成效。新时代科学履职首先要体现统筹协调力度。《决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统筹好教育、发改、财政、编办、宣传、人社等部门的力量推进评价改革,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其次要体现新的发展观。坚持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教育公平。如义务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优质均衡。再者要体现新的人才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努力扭转简单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和功利化倾向。

二是重教育本质,树立全面发展育人观。现在大家对教育评价问题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现行教育评价所使用的一些指标偏离了评价对象本身,不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根本特性上。例如把分数当成学生的发展,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期刊当成论文本身的学术贡献和创新水平,把拥有头衔的教师人数的多少当成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标志。这样简单的评价会极大地削弱和冲淡教育本质的追求和内涵的发展。对教育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反映和体现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首先要聚焦立德树人。教育的属性最根本最普遍的还是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又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现在育人的最大目标就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三是重质量提升,树立多样化办学特色。《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质量的核心应该是学生的发展质量。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收获才能真正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一样,爱好和潜能也不一样。高质量的教育应该去努力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现在学校同质化的现象和过度追求排名问题比较严重,这实际上反映了学校对自身特色和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学校办学应该在特色化多样化上下功夫。因此,对学校的评价首先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看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其次要看学校开设课程的丰富性,中小学特别要重视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多开设一些体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给学生更多的成长机会。对高等学校的评价要体现不同类型学校和学科专业的特点,促进学校明确和坚守自身定位,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再者是看学校的文化特色,当前要更加重视环境育人和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

四是重教师发展,树立潜心育人环境。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只有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才有可能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教书育人是一种能力实践和道德实践。对教师业绩的评价不能等同于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研究表明,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表现的总效应呈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应聚焦在教师的发展上,特别是长远的发展。要大力推行教师发展性评价。与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不同,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教师的过去成绩,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师过去和现在的工作表现来确定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个人未来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这种评价方式强调教师的个体差异,关注教师的自主发展,通过制定明确合理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对教师的现状与发展作出判断或诊断,促使教师不断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增强自信、持续成长。还要重师德师风的评价。师德师风、情感付出尽管难以量化和评价,但它最能体现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一些学校和地区已将其纳入教师评价体系。要更重视长周期评价。教育效果具有很大的滞后性,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通常在多年后才能充分显现出来。立竿见影的即时性评价,难以适应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有的学校实行生态型教师评价体系,以教师发展档案为载体,构建过程性多维度评价体系,实行个性多元的评价制度,让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对象个性化,变“定性”为“过程性”,实现绿色生态型评价。通过评价改革,为教师潜心育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

2024-08-09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 郑富芝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993.html 1 准确把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65,99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