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民建中央:

建立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16日   第 03 版)

案由:

全球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安全发展面临多重挑战。我国在应对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方面还存在问题:一是尚未有完善的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治理体系;二是城市重大自然灾害韧性治理能力不足;三是城市居民及社区尚未形成应有的风险认知及应对能力。城市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处于“政府无限兜底、社会被动响应”状态。

建议:

一、健全完善跨类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防控体制。制定城市跨类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防范化解的一体化标准规范,明确跨类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价标准、预警等级判定规则、涉密数据定向脱敏规则、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等。整合防汛(防台)抗旱、气象灾害防御、抗震救灾等多个指挥部职能,组建互补协同、统筹优化的城市跨类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一体化防控机制,统筹负责暴雨、台风、洪旱、地震、热浪等的监测预报、预警防控、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建设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的“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治理”国家特色新型智库,构建科学决策支持平台。

二、因城制宜,提升城市重大自然灾害韧性治理能力。建立健全“中央引导、地方主导、因城制宜、系统评价”的城市韧性体检机制,将气候变化、重点隐患、致灾承灾、防灾减灾、救援重建、弱势群体保护等要素纳入指标体系,“体检”结果纳入城市规划。多措并举完善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资金保障制度,如适度增加支持重大自然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建设的专项政府债券,加大力度探索市场融资机制。积极稳健推进城市重大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家庭住宅/企事业单位重大自然灾害直接/间接损失的可信评估机制和“中央、地方、市场、公众”多方协作的城市重大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制度,完善商业保险公司为主、政府救助基金为辅的巨灾保险机制。

三、提高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全链条智能化水平。推动气象、水文、管网、闸坝等城市连通关键环节的智能监测,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数据池及共建共享机制,将数据在灾害风险防控中使用情况作为部门考核指标。编制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防控的资源、风险、决策、指挥四张图,建设风险区划、预测预警、预案推演、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推进面向高影响地区、高风险人群的灾情信息采集平台建设及预警信息快速、精准靶向、递进式发布机制。

四、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居民、社区认识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能力。建立跨类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的社区网格员一盘棋管理体制,完善预警、监测、反馈等专项技能培训。将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隐患、避难场所引导标识、灾难应急救助技能等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知识融入基础教育课程,加强青少年风险认知与防范意识。按照城市、灾种、灾情的差异性,建立分区分类分级风险防控演练制度,提升社区应急自我组织和自我规范能力。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科普宣传制度,提高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024-08-16 民建中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297.html 1 建立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 66,2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