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平原的怀抱中,蜿蜒流淌着一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河流——大运河,当这条历史的长河轻抚过聊城的土地时,不仅滋养了一方水土,更孕育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与风姿。
“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聊城,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在明清时期被誉为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今天,当我们站在大运河聊城段的岸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能聆听到纤夫船工的号子声,伴随着南腔北调,感受到穿越时空而来的繁荣与昌盛。
因水而生
古都渐起
“京杭大运河自阳谷南入境,在聊城市流经近百公里,自南向北穿过阳谷、聊城、临清,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会通河。”山东省聊城市政协参政议政智库专家、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民德介绍说,元明清时期,聊城枢纽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控制性节点,曾建有完善的蓄水、泄水工程,与运河河闸一起,构成了运河水工体系,有力保障了漕运的畅通。而聊城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繁荣兴盛达400年之久,至今仍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郑民德表示,这是当时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描述,“临张”即聊城的临清市和阳谷县张秋镇。当时的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被誉为“富庶甲齐郡”,使聊城成为当时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因此,在历史上,运河为聊城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积淀了丰厚的运河文化遗产。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重中之重。
“围绕运河,聊城也诞生了山东快书、八角鼓、东昌木版年画、葫芦雕刻等民间艺术。其中,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昌木版年画、葫芦雕刻,都以其精湛的技艺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郑民德举例说,“比如东昌木版年画就是昔日京杭大运河流经聊城,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的木版年画艺术沿河而来,与聊城本土木版年画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的。在制作技艺上,古代艺人巧妙地在木板上施彩,再以纸覆之,最终孕育出独具一格的东昌府木版年画。”
走在聊城古楼街道上,非遗市集、汉服打卡、游艺互动等活动“遍地开花”,得到活化利用的运河文化正成为新“流量”。
“在运河流淌至今的数百年时光里,因运河而生的歌舞、戏曲、曲艺、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还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销往世界各国,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郑民德感慨道。
古老运河
焕发新生
“从阳谷入聊城至临清出聊城,全长约90公里的运河航道上,设有20多座至今仍存的节制闸,需要通过节制闸来节制水位保证航运的通行,而正是节制闸的设计使得行船速度缓慢,也保留了古代运河的悠远韵味。”山东省聊城市政协委员、聊城市图书馆馆长林虎介绍说。
“得益于长期治理工作的深入,现在运河聊城段水质变好了,部分河段的水质已经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林虎表示,通过针对性的运河聊城段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实施区域截污治污、生态修复后,运河水质大幅改善,成功“减负”。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利用好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聊城市委、市政府对聊城段的运河进行了保护性开发,通过河道开挖整修、沿岸绿化,形成了融观光、旅游、生态、居住为一体的景观带,进一步叫响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
“临清市也深受运河文化的浸染,依托对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打造了大运河文化带。”第十三届山东省政协委员、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介绍,近年来,临清市分别对冀家大院、鳌头矶、钞关衙署等进行维修,对元、明运河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对两段河道进行清淤,在河道两岸铺设排污管道,实施元、明运河两岸道路绿化硬化工程。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钞关、清真寺、鳌头矶为重点,以元运河为东西中轴线、桃园街至马市街为南北中轴线的旅游线路。”魏辉表示。
活化遗产
古韵新风
如何将大运河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有效地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林虎提出三个关键词:一是保护优先,二是活化利用,三是创新发展。
“保护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的前提和基础。要确保大运河的历史遗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系统的保护,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损毁。”林虎建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大运河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高公众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运河孕育下历史名城的记忆,是值得珍藏的‘瑰宝’。”在魏辉看来,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到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保护工作是首要且至关重要的。
魏辉建议,充分挖掘并展现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播活动,如展览、讲座、影视作品等,讲好大运河的文化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条流淌千年的历史长河。
脉动千年、生生不息。历尽沧桑的大运河走进新时代,不但再现荣光,更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肩负起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流向远方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