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表示自己“阳了”,出现发烧、咳嗽、浑身疼等症状。近日,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布了7月全国疫情情况,数据显示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分析称,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感染波动都呈现以半年为一周期的交替,并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张文宏表示,不仅仅是我国,全球新冠感染都进入类似的波动性区间,基本以5~6月为一周期交替,而流行的主要原因为毒株的变异和阶段性免疫屏障衰减的交叉混合导致。
“周期性波动特点与毒株变异以及阶段性免疫屏障强度波动相关。”张文宏解释,根据目前对2023年5月、8月和2024年2月起的次新冠波动流行监测结果,因毒株的不断变异和免疫屏障的阶段性衰减,新型冠状病毒已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类似,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但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已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此轮新冠感染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整体趋势显示,感染整体就诊人数相较于去年秋冬季高峰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不会对当前的医疗资源和人群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
“新冠发病率上升以后,在成年人中的症状一般比较轻,但老年人症状仍是比较明显,所以,一些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基础病的人群,如果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侗曾进一步补充道,此次感染率的上升被认为与暑期人口流动有关,同时距离上一次感染高峰期(春节期间)已过去约半年,符合每半年左右出现感染小高峰的周期规律。他强调,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有基础疾病等高风险人群,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若必须前往,则应佩戴口罩并保持手部卫生。一旦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可采取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重症风险,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