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统战·民族宗教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政协“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月协商座谈会小记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29日   第 08 版)

在河南郑州管城回族区西大街街道,“谢阿姨工作站”可谓家喻户晓。在此生活了50多年的88岁的“谢阿姨”谢瑞清,自2015年与社区各族群众组成“民族团结小分队”以来,致力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调解邻里矛盾、促进民族团结,通过开展剪纸、跳广场舞、包粽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区。近日,在河南省政协召开的“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月协商座谈会上,郑州市管城区西大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玉讲述的“谢阿姨”的故事,打动了与会人士。

“我们身边这些民族团结故事,就是各民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真实写照,展现了新时代民族团结新气象。”河南省政协委员、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王忠雷有感而发。

“南阳市镇平县和新疆‘因玉结缘’,年流动人口3万人次,通过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融入、共致富’。”南阳市政协副主席、市民宗局局长马伟介绍,南阳是民族工作大市,有50个民族,28.79万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有很多。

大家也一致认为,讲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从具体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答案;也要积极为促进民族团结工作提出好的建议。

“要处理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作为少数民族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羊毅尤为关注民族聚居区的高质量发展,她建议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落脚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聚力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王忠雷建议加强少数民族群众技能培训,促进多渠道就业,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2021年底,河南大学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作为科研任务,致力于服务中原地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利用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等多种形式,创新教育方法,深化交流活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郭胜利说。

“当前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研究理论不足、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省政协委员、开封市二师附小副校长庞航宇建议,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生动,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感可触。

听取大家发言后,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戴柏华表示,要突出固本强基、立德树人,注重文化浸润、加强理论研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干部教育、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社会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河南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推动工作走深走实。还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调研协商,为做好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贡献智慧力量。

2024-08-29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河南省政协“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月协商座谈会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948.html 1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66,9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