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华夏副刊

告别

刘小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29日   第 12 版)

在山东省东营市,濒临渤海湾,黄河,正向她流经的土地告别,向她养育的人民告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高天到大海,千万年沧海桑田,千万里奔腾汹涌,从这里,她将走完最后的行程。

前方不远就是渤海,她放慢脚步,波澜不惊,层层浪花里是无尽的眷恋和不舍。

这是一场历经千万年沧海桑田的告别,那条从青藏高原约古宗列盆地流出的冰川溪水,不拒细流,集纳百川,切断腾格里沙漠,劈开山川峡谷,将自己嵌进华夏土地。她倔强,无数次折返回头,她任性,无数次泛滥改道,造就了广袤富饶的黄河两岸和华北平原,冲积出美丽的黄河三角洲。山川不移,她与脚下的土地唇齿相依,但黄河源远流长,远在巴颜喀拉山下的溪流告诉她,一切成就快乐和艰难坎坷皆成过往,大海是你的归宿。

这是一场跨越千万里奔腾不息的告别,流出扎陵湖、鄂陵湖的潺潺溪水,像娴静美丽的少妇,平缓温柔,清澈见底,浇灌广袤无垠的草原,哺育藏羚羊、牦牛和雪豹,为辛勤劳作的人们沐浴。在青海甘肃的崇山峻岭间,黄河九曲,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水不湍急,风不凛冽,有看不够的青山绿水。在河套平原,她像母亲,用乳汁滋养千里沃野和勤劳善良的人民。在晋陕大峡谷她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浊浪排空,塑造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品格。在小浪底,她走出大山,抖落掉浑身的泥沙,还中原国土大河安澜,风调雨顺。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万个春秋,她在黄河两岸播撒文明的种子,创造了繁荣璀璨的历史文化。千万里奔波,历经艰险,与华夏儿女的苦难与辉煌、奋起和强盛共命运。每一滴水、每一朵浪花,饱含着母亲河的无私大爱和付出。但黄河源远流长,远在巴颜喀拉山的溪流告诉她,一切成就快乐和艰难坎坷皆成过往,大海是你的归宿。

黄河入海,东营市人民为她举行了庄严又多彩的告别典礼。水进人退,东营建成了15万公顷的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区,其中有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浑然一体。我们站在黄河北岸的观景楼上俯瞰,水域宽阔,微波荡漾,蜿蜒东流的黄河去往遥远的天边,黄色锦缎般的河面上,点缀着疏密有致的帆船,还有天空翱翔的雁与鸥的倩影。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像绿色的丝绒挂在黄河两岸。满滩遍野的黄须菜,到了秋天,这原本绿色的碱蓬草就变成了铺在黄河脚下的红地毯。还有郁郁葱葱的柽柳林、刺槐林,摇曳多姿,在向远去的黄河致意。这里水草丰美,气候适宜,是鸟儿的乐园,有中华白鹳、丹顶鹤、天鹅、金雕、红嘴鸥、豆雁等360多种鸟类,号称全球鸟类的“国际机场”,但见瓯飞燕鸣,鹳鹤起舞,大自然的精灵们表演着绝美的舞蹈和绝妙的歌唱,为黄河送行。

我们的游船随着黄河一路前行,期待看到河海相拥的景观,船上的游客们很有些兴奋和激动,而脚下黄河的脚步却是凝重舒缓。她眷恋大地,深爱着与它朝夕相伴的一切生灵。一路前行,河面越来越宽,两岸的绿色不知不觉间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即使在此刻,黄河仍然用尽全力,将每一粒沙尘留下,每年为华夏造出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千万年来千万里,带着流不尽的深情、斩不断的牵挂,黄河缓缓冲入碧蓝的渤海,呈扇面形铺展开去,此刻,河的金黄和海的蔚蓝在我们眼前相撞,翻卷起白色浪花,浪涌船动,河海交融,黄河投入大海的怀抱,向洋而生。

在东营的最后一顿晚饭是牛肉拉面,走进这家餐馆,迎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彩色摄影照片,画面是蓝天白云下,黄河在绿色的草原上蜿蜒流淌,下面有一行大字:“天下黄河贵德清”。餐馆老板娘已届中年,气定神闲,得知她是青海省贵德县人,那里是黄河离开源头不远就流过的地方,黄河陪伴她长大,是她生命的伴侣。虽然贵德家乡距离东营有约2000公里,但不论多远,黄河依然在她身边,她不能离开黄河,她要追随着黄河的脚步,陪伴她,守望她。

2024-08-29 刘小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966.html 1 告别 66,9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