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在深化党史、新中国史研究中坚定理想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访谈

本报记者 张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9月02日   第 12 版)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

编者按: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新时代,红色文化被赋予哪些新的内涵与意义,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研究取得哪些新进展?如何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如何进一步深化新中国史研究?本报记者就此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王炳林。

红色文化不断赓续传承、丰富发展

学术家园:您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来源,但红色文化的内涵远不限于此。为什么?在新时代,红色文化被赋予哪些新内涵、新意义?

王炳林:我认为,红色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累积的,是具有先进性的,可发挥资政育人功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些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当然也属于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内核是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价值追求等。

新时代新征程上,红色文化不断赓续传承、丰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新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结晶,如脱贫攻坚精神等,在守正创新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意义。我认为,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的强大精神与意志品质,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守正创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富矿和持久动能。

学术家园:作为中共党史研究专家,您牵头承担国家重大课题“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系研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对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意义在于什么?

王炳林:“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系研究”是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目前这一课题研究已进行三年多,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对学术界深化该问题的研究尽了绵薄之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靠的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也是靠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等具有巨大鼓舞作用。

伟大建党精神来源于建党的伟大实践,其中所蕴含的党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是激励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所在,能够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丰厚滋养。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守正创新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学术家园:《决定》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请谈谈您对此的探索与思考。

王炳林: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力量之源。我们应当多措并举,深入总结新时代以来党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经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着力构建上下协同、系统设计、全局谋划的体制机制。强化政治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上下协同的领导管理体制;将理想信念教育同党内集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价值观培育机制、文明培育机制、公民道德建设机制的一体化探索,探索形成全社会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赋予理想信念教育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创新路径与载体,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比如以红色教育基地为重要载体,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找准定位、深入打造,挖掘时代价值,以生动的“教材”沉浸式地推动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入脑入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支撑。当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强化组织保障上下功夫,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性主题活动机制。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党和国家深刻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群体对象、载体手段、氛围营造和组织保障,必须在实践中贯彻执行、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以制度和法律的力量筑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底线,不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突出主题上下功夫,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性主题活动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鲜明主题,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这一鲜明主题,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和近代以来“四个选择”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前提与鲜明主题。

在明确主线上下功夫,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性主题活动内蕴。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与鲜明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线归纳起来,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教育引导全社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二是教育引导人们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有效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将指导思想、历史教育、国情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贯穿始终,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在创新路径上下功夫,拓宽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性主题活动渠道。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锻造高超的教育艺术、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等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以网络新媒体为关键途径,推动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渠道,厚植爱国情怀。

推动新中国史研究不断取得新成就

学术家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如何进一步深化新中国史研究,构建新中国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王炳林: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最好的教科书。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使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进一步深化新中国史研究,迫切需要构建新中国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学科体系建设是新中国史研究的基础性工程。构建系统完善的学科体系要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合理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具有准确的目标定位和相应的支撑条件保障。新中国史的学科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同时通过合理布局设置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博士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社会和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学术体系建设是新中国史研究的核心所在。从知识体系和创新性观点看,新中国史研究只有透过历史现象揭示本质,把握规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才能形成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才能体现学科的水平和价值。这需要把握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核心议题上不断推出创新性成果,同时深化研究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一部系统的新中国史学概论,对学科定位、学科属性、学科特征、学科功能等作出精准描述。

话语体系建设是新中国史研究的思想表达。新中国史的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所揭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的表达系统。这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史学传统话语运用到新中国史研究之中,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特色的概念和词语表达,注重多学科话语的交流互鉴。

三大体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能够推动新中国史研究不断取得新成就,在资政、育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24-09-02 本报记者 张丽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访谈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7121.html 1 在深化党史、新中国史研究中坚定理想信念 67,1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