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一方面,内陆地区不靠海、不沿边,在开放渠道、平台等方面天然不足。另一方面,在自然生态、能源资源、历史文化、科技教育、制造产业等方面,有自身特色和优势。应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以产业为本、文化为魂、山水为韵、融合为径,优化提升“四个环境”,把“内陆腹地”打造成“开放高地”。
为此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促开放。建议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能源布局、破解体制障碍,帮助内陆降低企业社保缴费、用能用电、综合物流等运营成本。内陆地区尤其要加强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工作,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公平竞争的主体,使部门涉企管理服务真正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增强内陆地区对国内外要素资源的吸引力。
二、拓展贸易环境促开放。内陆地区开放,一方面,应“造船出海”。建好用好自贸区、国际陆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经贸博览会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另一方面,应“借船出海”。建议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内陆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对接,把内陆产业、能源优势与沿海渠道、政策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
三、提升人文环境促开放。人文环境是开放发展的软实力。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不间断,世界独一无二。内陆地区更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建议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引导,帮助内陆地区挖掘文化资源,答好“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命题,增强文化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把人文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的持久魅力。
四、改善生态环境促开放。现代社会,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对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国际生态环保规则也越来越严。建议国家层面指导支持内陆地区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生态优势厚植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