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辽宁,很多人都会想到“共和国长子”这个美誉。作为中国最早发展的工业基地之一,辽宁见证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台内燃机车的诞生……
细数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这些工业重镇的名字,就能体会辽宁被誉为“共和国的工业摇篮”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力量。
从雄浑的辽东山脉到蜿蜒的辽河,从碧波万顷的渤海之滨到苍茫的辽西草原,在这片沃土上,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但永远不缺拼搏奋斗的精神,这里曾孕育出雷锋精神,承载弘扬着“六地”精神,而现在,这股“精神密码”正转化为辽宁的“吸引力”和“硬实力”。
“现在有多少名科研人才?”“你们的研发项目如何用于技术转化?”“在区域协同开放中遇到哪些堵点、难点……”
在4天的调研里,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组一路走、一路问,辽宁用一组组数据回答了调研组的问题——
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20个;
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55.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8%;
3项成果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辽宁自贸试验区两项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
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33.8亿美元;
自此,“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正在成为新的社会共识。
听问题,聊建议,调研组的分享交流也穿插在餐桌前、乘车时——
“‘引进来’要用情用心,打造‘吸引力’;‘走出去’要用智用力,凭的是‘硬实力’。”
“其中,要发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作用。”
“让企业成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主力军,需要在创新驱动、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市场准入上协同发力。”
……
如今的辽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老工业基地“吸引力”和“硬实力”的完美契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焕发出新生机,辽宁正继续向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