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让残疾人幸福感成色更足

——全国政协“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综述

本报记者 郭帅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9月13日   第 02 版)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对于发展这项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在心、屡屡部署。他强调,“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保护好残疾人权益,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我国残疾人事业开创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广大残疾人生活全面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总体部署,明确要求“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为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证。

新时代新征程,新成就新梦想。面对残疾人从生存到发展、从福利到权利、从物质到精神的新期待,如何让残疾人兄弟姐妹大踏步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9月13日,全国政协“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为了此次会议开出质量和成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按照相关部署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并开展了细致的会议筹备工作,为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着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察细研摸实情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是广大残疾人对更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求,也是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质量,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多年来,全国政协持续围绕残疾人权益保障、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等议题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不少委员都是积极参与者。对于我国残疾人事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委员也是见证者和亲历者。

比如,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连续4年开展“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专项民主监督,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组织“推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专题调研;组织召开“加强自闭症患者教育康复工作”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等。相关协商成果多次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有效推动了相关工作的落实。

为进一步聚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广泛查阅委员专业范围、提案情况等,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和工作责任心强、能力素质过硬的委员组成调研队伍,确保调研组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委员们对于该领域的深入了解,再加上现场实地调研,进一步确保了座谈会准备更充分、调研更精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发前,委员们及时收到了一本调研“法宝”。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认真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等,形成参阅材料,为委员知情明政做好服务。此外,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还请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提供书面介绍材料,让委员更加明确调研重点任务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7月1日至5日,在与相关部委充分沟通了解议题情况基础上,由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阮成发率队赴黑龙江开展专题调研。

5天时间里,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的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残疾人托养中心、“全国残疾人之家”、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医院、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等地都留下了调研组的串串足迹。委员们通过入户、入企、入校掌握实情,进一步聚焦议题,力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议政建言成果。

凝心聚力谋实招

一路上,委员们高兴地看到,残疾人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残疾人就业质量不断提升,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成了委员们听到最多的话。

微观折射宏观,一域可观全局。调研组一致认为,广大残疾人对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逐步转向“好不好”,他们期盼着建立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为了调研更加客观全面,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还委托江苏省、陕西省政协开展书面调研,围绕调研内容,收集相关材料,形成调研成果。

调研期间,委员们通过专题座谈会等形式,与残疾人代表、残疾人工作者以及社会组织、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实地了解地方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方面的生动实践。

要把实事求是贯穿调查研究始终,这是调研组的重要共识。在座谈会上,委员们听到了很多来自基层一线的心声和期待。比如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需求迫切、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残疾人服务效能仍需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元……

委员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依然存在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城乡区域差距较大、服务总量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等现实困难和问题。

在委员们看来,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由于残疾类别、等级情况复杂,残疾人平等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不可避免。要从残疾人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需求着手,凝心聚力谋实招,攻坚一个个克难,让残疾人幸福感成色更足。

务实笃行求实效

如何让建议在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呈现得更全面,如何把发言角度选择得更精准,如何让调研协商结果真正转化为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实效,是委员们在调研前后思考最多的问题。

边走访边研究边思考,委员们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为了找准问题、提高发言质量,调研结束后,部分委员还抽出时间对建言内容进行了自主调研,确保每一条意见建议都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从带着问题去,到满载收获归,扎实的调研为开好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打下坚实基础。今天,这些收获与体会将转化为高质量的发言呈现在协商会现场。

“在口头发言的遴选中,有的委员长期从事残疾人工作,更能围绕大主题找准‘小切口’,把建议提到残疾人心坎上;有的委员熟悉各项政策,善于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情况、讲透问题;有的委员多次参加相关协商议政活动,容易‘找准病灶’‘精准开方’。”据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同志介绍,最终遴选出的10篇口头发言各有侧重、视角不同,但都着眼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委员们在凝聚智慧和力量中的作用。

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特殊教育质量、残疾人就业支持、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文化服务……经过调研和反复讨论,座谈会口头发言基本涵盖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中需求最迫切、残疾人最为关注的问题,既有宏观规划和政策层面的考量、也有具体领域的具体意见建议,切实为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凝聚共识。

会议前夕,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还邀请民政部、教育部、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会前协商会,提醒部委负责同志针对性回应委员发言中的意见建议;召开发言委员、专家会前协调会,沟通会议流程、提醒注意事项,引导委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问题发表观点、提出建议。

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渠道,营造更加自由、活跃的民主协商氛围,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还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设“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主题议政群,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线上主题交流,委员们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深入探讨,为座谈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委员们的一个共识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可以肯定的是,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已经从覆盖一部分人群向着人群全覆盖转变,从临时性救助向着制度化保障转变,从个别化帮扶向着常态化服务转变。围绕这些转变,委员们将如何建言献策?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又将如何作出回应?这场周密筹备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值得期待。

2024-09-13 本报记者 郭帅 ——全国政协“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7665.html 1 让残疾人幸福感成色更足 67,665 /enpproperty-->